原题:坚持党的领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历史、现实和未来都昭示,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不会有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就不会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的重大论断,深刻揭示了党的领导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在规定的应有之义,而且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在规定中最内核、最根本的属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有机组成的,其中的每一项内容都深刻地体现了党的领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一是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内涵的界定提供了根本指导。二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关键在于推进改革,而且必须在党的领导下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三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布局,离不开党的领导。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区别。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特征,是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离不开党的引领作用。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妥善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根本目标。四是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植根于人民的根本立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成果。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围绕“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个根本问题,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围绕“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个根本问题,创立了科学发展观;围绕“实现什么样的民族复兴、怎样实现民族复兴”这个根本问题,提出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另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具体内容体现着党的领导。比如,在党的领导下,按照“四个全面”要求,我们越来越接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但是,许多问题和矛盾也压缩式出现。这些问题和矛盾的解决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必须靠党领导人民不懈奋斗。新形势下,必须讲清楚中国特色,讲清楚发展方位和阶段,高举旗帜,有效回击模糊认识、错误观点,坚定不移走好自己的路、办好自己的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比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充分体现了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保障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和各民主党派的参政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体现了党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现有基本经济制度,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的坚持和务实精神。
总之,“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的重大论断,是我们党不断解放思想、推进理论创新的结果,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的最新成果。首先,这一论断,进一步深化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我们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认识也不断深化,作出了一些新的论断,把我们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认识提到一个新的高度。比如,“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等等。其次,这一论断,为“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在深化改革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涉及一些重大制度和政策问题,甚至涉及在传统社会主义模式下不敢碰的“红线”。比如,关于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论断,关于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改革的问题等等。提出“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的重大论断,有利于进一步解放思想,有利于大胆革除一切不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要求、有碍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