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路径(2)

探索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路径(2)

农村金融市场改革的再判断:供给不足还是金融排斥

上述调查结果可归为两类,一类是宏观的农村金融“市场失灵”治理,另一类是农村小型信贷机构微观经营策略,但在政策优惠措施与政策寄予厚望条件下,两者并不是截然分开的。在对有可信财务数据的样本机构与农户进行调查访谈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发现:

(1)经过5年发展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已获得农民一定程度认可,村镇银行和资金互助社优于小额贷款公司,但持续的金融供给并没有从根本上缓解“三农”的“资金匮乏”障碍;与传统农村金融机构相比,新型金融机构更倾向于实施隐性障碍为表现的排斥行为。

(2)兼具商业和政策属性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为了实现财务可持续目标兼得“政策红利”,在乡村差序格局基础上发展出一套信贷筛选标准,阻碍了农户与金融机构之间信贷关系的建构,有悖于政策初衷。

(3)村金融市场“失灵”是农村金融机构偏向商业目标、实施排斥行为的后果和表现,对其治理不能延续简单增加供给的思路,除考虑更适合农村特点的金融增加外,更应着眼于甄别、判断和监管金融机构的不当排斥行为。

农村金融市场改革的政策建议

(1)农村金融市场失灵治理需要填补金融服务空白,但更重要的是甄别、判断和监管金融机构的不当排斥行为。

(2)在未来中国农村金融“市场失灵”治理与监管过程中,延续增量改革进一步弥补金融服务空白是必要的,但是更加重要的是不仅要注重监管和约束农村金融机构的金融排斥行为,更需要考虑不同来源渠道资金对农村金融机构更趋盈利性还是兼顾性的政策性影响。

(3)农村信贷金融机构兼顾财务目标和政策目标的前提条件要么是政府能够提供足够吸引机构权益资本者和管理层的“外部报酬”,要么是机构资金来源的商业性、政策性与慈善性的比例需要达到一个“平衡点”。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农村小型信贷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资金链管理研究”(10BGL057)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