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中国人的价值观的五个维度(2)

理解中国人的价值观的五个维度(2)

要理解中国人的价值观,应该在中国与世界的交流互鉴中加以体悟

在古代,中国就与世界各国进行多方面的交流互鉴,从中学到许多东西,经过消化吸收转化成为中华文化的成果,例如佛教的传入、西域的音乐。近代以来,西方的文艺复兴、启蒙运动、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等,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理论,都深刻地影响和改变了中国的面貌。当然,中国也可以对世界价值观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譬如,中国人“和而不同”的价值观,可以成为调节国际关系的最佳规范。我们主张“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这要比霸权思维和价值观合理的多、也公正的多。“中国梦”绝不是世界霸权梦,而是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梦。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中国梦是奉献世界的梦。‘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这是中华民族始终崇尚的品德和胸怀”。

总之,自古以来,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孕育了具有中华民族独特意识、品格和气质的价值观念体系。但是,民族精神或民族的价值追求是对一个民族现实的历史创造性活动的引领和反应,必然对特殊的时代性问题作出回应,从而必然带有一定历史时代的烙印。只有反映时代特征和要求的文化,才能有时代性的影响力,才能形成现实的、有积极价值取向和生命力的文化。也只有在这种历史与现实的相互映照中,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和体悟中国的价值观。

(作者为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中国文化走出去协同创新中心主任)

注:本文为北京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3ZDC14。

【参考文献】

①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新华网,2015年10月14日。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