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靠创新驱动跨过“中等收入陷阱”
大多数拉美国家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步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但随后就陷入了“有增长而无发展、经济长期停滞不前”的“中等收入陷阱”。随着中国进入中等收入国家之列,如何避开“中等收入陷阱”成为考验中国经济的一道坎儿。
“拉美一些国家之所以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一个重要原因是传统依靠低劳动力成本的优势在丧失,而依靠持续创新的技术优势又缺乏,低端产业转移走了,高端产业却没能跟上来,从而导致经济发展的长期停滞。”在赵振华看来,当前的中国经济也面临着这样的挑战,“劳动力成本不断提高,土地环境约束日趋严峻,要想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只能以创新来驱动发展,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发展着力点集中放在创新上,发挥创新激励经济增长的乘数效应。”赵振华指出,互联网、3D打印、智能制造等新理念、新业态蓬勃发展,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正在创造历史性机遇,中国也应该抓住机遇,以科技创新引领经济发展方向。
日前弥漫在华北地区的大范围雾霾再次给环境治理敲响了警钟。“空气、水和土壤的污染形势日趋严峻,告诉我们过去那种不计环境成本的经济增长不可持续,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和全过程,实现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赵振华表示。
在赵振华看来,不管是创新发展还是绿色发展,都离不开相关体制机制的“保驾护航”。“就创新来说,要积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让市场真正成为配置创新资源的决定性力量,让企业真正成为技术的创新主体;同时要在全社会营造鼓励创新、容忍失败的文化氛围。”赵振华同时指出,实现绿色发展也需要一套鼓励节能、淘汰落后产能的体制机制,以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社会共识。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