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家庭财富水平、生命周期、背景风险等因素
家庭特征体现了投资者所处家庭的风险承受能力,投资者在进行财富配置的过程,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将配置资产的风险与家庭的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依据自己的风险承担能力和意愿,将财富在各类资产间进行适当的配置,才能获得合理的报酬。
一是财富水平。家庭的财富配置情况与其财富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不同财富水平所代表的是家庭风险承受能力的不同。对于财富水平较低的家庭,如果幻想着一夜暴富而购买高风险的资产,一旦面临资产价格大幅下跌的情形,就可能会危及到生计,因而这类家庭的风险承受能力较低。随着财富水平的不断升高,家庭的风险承受能力相应提高,投资者往往会先购买房产满足居住需求,然后开始逐步将其余的财富进行资产配置。在过去十年人们往往会选择投资房产,但考虑到目前我国房地产已经面临拐点,可以适当投资一些其他中高风险资产,例如股票市场、私募股权投资等,同时还可以投资一些黄金、另类资产或海外资产,在分散资产组合投资风险的同时,也实现财富的增值。
二是生命周期。生命周期是指家庭从建立到结束所经历的一个过程,由于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会有不同的约束和条件,因而家庭财富的配置也应该有所不同。研究发现,风险资产的投资比例随着年龄呈现出“钟型”,而无风险资产的投资比例则呈现出“U型”。
三是背景风险。背景风险是指投资者在金融资产价格波动以外所承担的其他风险,这些风险将导致投资者不能或难以参与金融市场投资,例如收入风险、住房风险等。当家庭所拥有的房产未来价格波动可能加大时,家庭资产的价值波动提高,也就是住房风险增大,投资者应当降低股票、房地产等风险资产的配置比例,同时多元化投资如黄金、银行理财、另类资产等投资品,以分散家庭整体所承担的风险。因此,当家庭所面临的背景风险上升时,风险暴露的程度会发生显著变化,家庭需要对财富重新进行配置决策。
综上所述,为了实现财富的保值和增值,个人投资者在进行家庭财富配置时,需要参考宏观经济状况判断资产价格走势,结合资产市场特征了解资产的风险、收益、流动性状况以及市场参与成本,同时还需要考虑家庭特征因素和提高自己的理财专业知识,以匹配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除了投资者自身因素以外,相关政府部门需要进一步推动改善投资环境:一方面,进一步降低市场参与成本,让更多的居民可以根据自身需要,选择参与各类资产市场的投资;另一方面,制定更加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不断优化各类资产市场的透明度环境,以降低投资风险,提升投资意愿。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金融系博士生刘圣尧对本文亦有贡献)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