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11月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习近平就如何做好城市工作提出了“六个要”。有专家指出,这“六个要”形成了指导中国迈向城市社会的纲领性框架思路,为“十三五”中国城市发展指明了方向。新华网“讲习所”今天推出《习近平心中的“城市中国”》,从习近平历次重要讲话和考察中,探寻其心中的“城市中国”。
【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这也正是习近平一直强调的。2013年11月在山东省农科院座谈会上,习近平就直接指出:“城镇化不是土地城镇化,而是人口城镇化。”
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九次会议上,习近平强调:“推进城镇化的首要任务是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要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直接反映城镇化的健康程度”。
习近平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说明》中指出,现在,按照常住人口计算,我国城镇化率已经接近55%,城镇常住人口达到7.5亿。问题是这7.5亿人口中包括2.5亿的以农民工为主体的外来常住人口,他们在城镇还不能平等享受教育、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医疗、保障性住房等方面的公共服务,带来一些复杂的经济社会问题。
对于加快户籍制度改革,习近平强调:“总的政策要求是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
这是2014年2月25日,习近平在北京市考察时,在市规划展览馆了解北京城市总体规划。 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科学规划,杜绝“瞎折腾”】
在习近平看来,城镇化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涉及面很广,“越是复杂的工作越要抓到点子上,突破一点,带动全局”,“不要拔苗助长,而要水到渠成,不要急于求成,而要积极稳妥”。
要做到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遏制城市“摊大饼”式发展,规划很重要。2014年2月,习近平在北京考察工作时就曾强调:“城市规划在城市发展中起着重要引领作用,考察一个城市首先看规划,规划科学是最大的效益,规划失误是最大的浪费,规划折腾是最大的忌讳。”
好的城市规划应该怎么制定?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
——要保持连续性,不能政府一换届、规划就换届。
——要多听取群众意见、尊重专家意见。
——要实事求是确定城市定位,科学规划和务实行动,避免走弯路;要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要融入现代元素,更要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要融入让群众生活更舒适的理念,体现在每一个细节中。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