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欧洲难民危机看西方民主话语的陷阱

从欧洲难民危机看西方民主话语的陷阱

核心要点:

■ 欧洲难民危机是欧债危机以来西方遭遇的又一次严重挑战。欧洲难民危机揭示了西式民主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世模式,“除了西式民主并无他路”的思维逻辑在现实中是行不通的。

■ 很多国家照搬西式民主之后,往往陷于政治内耗,西方国家便于操控,自然不打你了,但国家内部打起来谁之过、谁负责?比如,叙利亚曾是中东政局最稳定的国家之一,危机爆发后,西方大力支援叙利亚反对派,导致该国一夜间从“稳定绿洲”变为“热战中心”。

■ 长期以来,西方在国际社会垄断了民主的话语权,什么是民主、怎么搞民主,都由西方说了算。西方的民主话语霸权给一些国家和地区带来深重灾难,也着实迷惑了一些人的思想。今天,我们有必要推进民主的话语创新,建构中国特色的民主观,以独特的理论创造终结西方的话语霸权,开启民主话语多样化的新时代。

■ 民主建设依赖经济、政治、文化、法律等诸多条件,是一项世纪工程。习近平总书记早就指出,民主发展如果“脱离了一定的阶段性,那么本来是非常合理的要求,就可能成为一种非常错误的东西了”。

欧洲难民危机是欧债危机以来西方遭遇的又一次严重挑战。欧洲难民危机揭示了西式民主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世模式,“除了西式民主并无他路”的思维逻辑在现实中是行不通的。

欧洲难民危机的重要根源:民主输出和“颜色革命”

以2010年突尼斯“茉莉花革命”为起点,埃及、利比亚、叙利亚等国相继发生以推翻本国政权为目的的“民主运动”,被西方媒体称为“阿拉伯之春”。西方借机以“民主化”和“反独裁”的名义积极介入,甚至不惜军事干预。几年过去了,所谓“阿拉伯之春”并未给西亚北非地区带来真正的民主,反而使该地区在混乱无序的泥淖中沉沦——教派部族冲突升级,国家陷入权力真空,“伊斯兰国”趁乱兴起,一些国家长期战乱,难民危机随之爆发。

欧洲难民潮来势汹涌,规模为二战后所罕见,西亚北非成为难民重灾区。以叙利亚和利比亚为例。叙利亚危机爆发后,西方借机进行“政权更替”和“民主改造”,支持叙国内所谓“民主派”颠覆政权,使国家陷入内战泥潭,民众被迫“四海为家”。2011年利比亚内战爆发后,曾配合西方堵截难民和非法移民的卡扎菲政权被推翻,西方扶持的政府难以支撑局面,利比亚陷入无政府状态,不仅无法堵截他国难民借道偷渡欧洲,自身也沦为难民的主要来源国。

应当说,这场难民危机发端于美国挑起的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伴随2010年以来的西亚北非政局动荡达到高潮。美国是罪魁祸首,欧洲则是助纣为虐。俄罗斯总统普京表示,难民潮是美欧外交政策“必然结果”,“这种政策就是强加自己的标准,不顾当地的历史、宗教、文化特征和国情”。在这场“激情革命”过后,这些国家连虚假的民主也消失了,只留下一个无法收拾的烂摊子。

现在看来,西亚北非政局动荡带来的不是民主的曙光,而是社会失控、国破家亡的梦魇;这场“革命”中遭殃的是百姓,埋单的是整个国际社会。欧洲难民危机不是天灾,而是人祸,它显示了西式民主化扩张的失败,揭示了西方精心布设的民主话语陷阱的欺骗性,同时也表明了打破西方话语霸权、开启民主话语多样化时代的重要意义。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蔡畅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