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欧洲难民危机看西方民主话语的陷阱(3)

从欧洲难民危机看西方民主话语的陷阱(3)

终结西方话语霸权,开启民主话语多样化的新时代

长期以来,西方在国际社会垄断了民主的话语权,什么是民主、怎么搞民主,都由西方说了算。西方的民主话语霸权给一些国家和地区带来深重灾难,也着实迷惑了一些人的思想。今天,我们有必要推进民主的话语创新,建构中国特色的民主观,以独特的理论创造终结西方的话语霸权,开启民主话语多样化的新时代。

从民主的产生来看,民主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不能想象突然搬来一座民主制度的“飞来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每个国家的政治制度都是独特的,都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决定的,都是在这个国家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一国在发展民主的过程中,借鉴国外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是必要的,但这种借鉴必须结合本国的历史文化和现实国情。每个国家的民主都会带有本民族的独特基因,都要与本民族的水土相服,只有扎根本土的民主制度才有生命力。

从民主的功效来看,民主不是“装饰品”,管用才是硬道理。一种民主制度是好是坏,人民最有发言权。各国的政治实践反复证明,一种民主制度,只有真正有助于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保障多数人追求幸福的权利,才能获得人民衷心拥护。反之,徒具民主形式,而无助于维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民主制度,早晚会被人民抛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只有投票的权利而没有广泛参与的权利,人民只有在投票时被唤醒、投票后就进入休眠期,这样的民主是形式主义的。”中国式民主有其自身的实现形式,更注重民主的内容和实质,本质上属于实质民主,是形式民主和实质民主的统一。

从民主的形式来看,民主不等于选举,协商也是民主的重要形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通过依法选举、让人民的代表来参与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的管理是十分重要的,通过选举以外的制度和方式让人民参与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的管理也是十分重要的。”在中国,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这两种民主形式同时存在、共同成长,构成了中国式民主的特点和优势。“选举至上论”企图用形式民主掩盖实质民主,用一种民主形式否定其他民主形式,这是片面的。

从民主的价值来看,民主既能凝聚正能量,也会带来负能量,绝不能把民主当作包医百病、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万能药方。发展民主,其目的是为了政局更稳定,社会更公正,生活更有序,人民更幸福。然而,一些移植了西方民主的非西方国家,往往陷于无法无天的极端民主化的无政府状态,不仅无助于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反而会造成无休止的社会动荡,这种“民主”不仅在中国行不通,在西方国家、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也都行不通。

从民主的标准来看,民主没有普世的标准,而具有多样性的特征。“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各国基本国情、发展阶段、历史文化都不相同,民主模式“不可能千篇一律、归于一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评价一个国家政治制度是不是民主的、有效的,主要看国家领导层能否依法有序更替,全体人民能否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人民群众能否畅通表达利益要求,社会各方面能否有效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国家决策能否实现科学化、民主化,各方面人才能否通过公平竞争进入国家领导和管理体系,执政党能否依照宪法法律规定实现对国家事务的领导,权力运用能否得到有效制约和监督。”尊重民主标准的多样性,这应成为基本的国际共识。

从民主的发展来看,民主无法速成,民主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邓小平同志指出,民主的建设“和现代化一样,也要一步一步地前进。社会主义愈发展,民主也愈发展。这是确定无疑的”。民主建设依赖经济、政治、文化、法律等诸多条件,是一项世纪工程。习近平总书记早就指出,民主发展如果“脱离了一定的阶段性,那么本来是非常合理的要求,就可能成为一种非常错误的东西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是个新事物,还需要发展和完善。但是,怎么发展,怎么完善,我们有主张、有定力,绝不能落入西方的话语陷阱中去。

(作者:武汉大学教授)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蔡畅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