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沉力量、接地气、转作风。
一是开展定点帮扶。深化“一村一组、一包三年”长效帮扶机制,每个村安排1名领导干部和2个以上乡站所单位结成帮扶对子,明确所包村作为乡领导干部的活动联系点,必须全程联系、实地指导。每个领导干部每月下村不少于15天,每月参加“集中办事日”不少由于3次。
二是开展集中帮扶。集中开展以“领导干部下访、包村干部走访、党代表约访,促跨越发展、促民生改善、促作风转变”为主要内容的“三访三促”活动,通过干部现场办公、建立“民情档案”、发放“党代表约谈卡”、召开“民情恳谈会”等途径,了解民情,为牧民办好事,解民忧。截至目前,乡领导干部下基层调研20余人次,开展专题辅导30余场次,现场办公解决具体问题30余件。
(五)建制度、划红线、转作风。
在前段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对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制度建设情况进行梳理,完善已有制度,制定新的制度,废止不适用的制度。强化制度执行,划出“红线”,标出“雷区”,架起“高压线”,切实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共修改制度5个,新建制度6个。
四、以创新党建载体为动力,推动基层党组织活力升级
一是抓党组织和党员承诺活动。在认真征求群众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乡村两级分别做出“双向”承诺,重点在发挥作用和放大效应上求突破。目前,乡党委已履诺13项,各党支部履诺16项,各族党员履诺315项,受到群众好评。二是开展“访惠聚”活动。把开展“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作为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载体,一是搭平台,广调研,深入一线了解实情。以进村入户、走访慰问、"民情恳谈"、"记民情日记"等方式,听取基层和群众意见,掌握第一手情况。"零距离"接触基层群众,帮助解决生产生活特别是就业、就学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发放联心卡1230张;慰问困难群众105户,送去慰问金5.25万元,深入走访群众123人次、处理重点信访件15件、参与分析维稳形势10次、排查了解矛盾纠纷12起。二是抓帮扶、解难题,帮群众之所需。截止目前,邀请专家作专题辅导4次,现场观摩等各类教育培训12次,帮助制定发展规划或发展目标4个,提出指导意见15条,帮助解决具体难题8件。通过此项活动,切实加强了党员干部执政为民的思想意识,切实提高了党员干部为基础群众办实事的能力,切实促进了党群关系、干群关系的和谐发展。
五、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工作
**乡党委始终坚持领导包清真寺和每月谈话制度。在穆斯林斋月,“7.5”敏感期及主麻日活动,乡政府专门安排人员进巡视和管理。按照《关于做好斋月期间宗教领域稳定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维稳力量安排部署;进行了联系重点清真寺和与宗教人士谈话。专门安排少数民族党员领导带班、干部24小时值班制度,重点宗教活动场所必须安排专人24小时值班,有情况及时报告,宗教活动场所要对外来人员进行登记排查,确保了维护正常的宗教活动秩序和宗教场所的平安,切实做好“7.5”敏感期(6月26日-7月8日)及斋月敏感节点(每日五次礼拜、主麻日活动、泰拉维活动、盖德尔夜等)各项维稳工作,确保宗教领域稳定。
六、抓社会稳定防控,确保社会大局持续稳定
以创建“平安乡”为契机,加强了“村警务室”的建、管、用,加强了综治队伍建设,强化物防、人防、技防工作,为乡机关、村委会阵地安装防护栏、监控等设备。制定了“三级”承包网格化管理工作机制,使领导包村、站所包组、干部包户落到实处,责任到人。目前,全乡共有十户长15名,4个村有32个巡逻组160人,乡上配置50人的民兵应急分队参与值班备勤。每天都按一级响应进行值班备勤。在物防方面,专门安排值班车一辆、警用器械50个、每个办公室有防盗门防护栏,安装摄像头12个。通过整合基层党员干部、民警、协警、民兵等工作力量,形成了群防群治治安防范网络。进一步加大流动人口排查出租房屋登记力度,今年共清查登记流动人口257人,已办理居住证257人,登记出租房屋15间、共36人。并与15户出租户签订“三防”合同。开展领导干部大接访和干部大下访活动,对基层矛盾纠纷进行排查,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把问题解决在当地。定期召开综合治理工作例会,做到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共排查矛盾纠纷27起,调解成功25起,调解成功率93%。共接待的信访案件33件,办结率达98%以上。司法调解各类纠纷21起,2起已报市法院,调解成功19起,涉及资金20.1万元。共发生治安案件4起,破4起,刑事案件0起。辖区内无安全责任事故,人民安居乐业,公众安全感较高。
七、抓好宣传文化工作,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今年,乡党委紧密结合我乡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紧密联系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实际,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工作重心开展社会宣传及群众性文化工作,在全乡上下营造了心齐、气顺、劲足的良好社会氛围。开展了10场“阔克麦西来甫”活动等民间传统民俗活动。举办了**乡农牧民“民俗”体育文艺活动;迎“五一·五四”民俗趣味运动会、民族团结演讲比赛、组织**乡农牧民画家参加了自治区级农民画展比赛等。进一步丰富了群众业余文化生活。利用4个村农民书屋,兴起了全民读书之风。围绕致富典型进行大力宣传,涌现出买尔旦·沙尼亚孜、依地热斯·阿布都力、吐尔逊·塔力甫等科技致富、勤劳致富的典型。认真开展了“全国公民道德宣传教育月”和 “公民道德宣传日”活动,开展了“文明礼仪,资源节约”等系列主题活动,在全乡掀起了节约一滴水,节约一度电,节约一张纸的勤俭节约活动。开展了“美环境,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向各村、单位发出倡议书300余份。同时,以党支部为单位,开展了“德行**、学雷锋志愿活动”,开展各类活动6次。
乡党委围绕以创建活动推进新农村建设这个目标;以文明乡村创建为契机,完善了全乡重点村软硬件建设,促进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开展。一是因村制宜,积极推进农村文化娱乐设施建设。今年,乡配套建设村文化建设广场1个。二是主动推进广播电视户户通工作。为380户农牧民开通有线电视,进一步改造完善村级电视网络。
八、团结协作,同舟共济,努力确保领导班子战斗力持续性提高
一是工作中实行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相结合,做到相互配合,坦诚相待。凡涉及重大问题,特别是干部任免、建设项目安排、大额度资金使用等,均实行民主决策。二是坚持把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列入党政领导班子重要议事日程,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落实”的原则,强化责任主体到位,履行“一岗双责”,较好地解决了工作消极、办事拖拉的现象,开展了对财务公开、村务公开、村民议事、村民监督、矛盾调处等五项工作的监督监管;修订了一系列廉政建设的的规章制度和规定,力求人人自重、自警、自省、自励。同时,制订了《**乡效能管理制度》,明确行为规范,落实岗位职责,严格考核奖惩,从根本上促进了机关作风的转变。三是建立和完善了“乡领导干部和站所定点包村制度”、“乡领导干部和站所包村问责制度”,形成了书记带头抓,分管党务副书记具体抓,班子成员共同抓的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四是严禁奢侈浪费,厉行节约,完善财经制度,严格财政管理,严控人、车、会等支出。
【公文写作栏目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