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方向
——建立全面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前行脚步
2015年,中国在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方面留下了一系列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脚印:“一带一路”从蓝图宏愿走向现实行动;四个自贸区在中国的大地上深耕试验田;11月30日,人民币正式被纳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特别提款权,成为继美元、欧元、英镑和日元之后第五种货币;12月20日,中韩、中澳自贸区协定将正式生效。
“今年,中国外贸将继续保持全球第一出口大国和第一贸易大国地位。中国在国际市场的份额已由去年年底的12.4%提升到目前的13%左右。服务贸易占全球的比重和占我国对外贸易的比重实现‘双升’。”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12月17日亮出了2015年中国外贸的漂亮成绩单。
2015年中国外贸的成绩单还包括:对外贸易结构进一步优化。前11个月,一般贸易、民营企业、机电产品、资本品和对新兴市场的出口都是正增长,成为拉动出口的主要力量。铁路设备、电力设备、通信设备等大型成套设备进入美欧等中高端市场,出口增长超过10%;对东盟出口增长3%,对越南、印度、泰国、新加坡等国家出口的增幅都接近或者超过10%。跨境电子商务出口增速超过30%,市场采购贸易增幅超过70%,从而带动大量中小微企业出口,成为新的外贸增长点。
外商投资行业结构进一步优化。1-11月,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695.8亿美元,同比增长18.8%,在全国总量中的比重为61%。高技术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72.3亿美元,同比增长51.7%。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下降的同时,高技术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85.4亿美元,同比增长11.7%。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指出,“十三五”大政方针已定,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新理念统领的新一轮改革开放全面提速,市场对创新资源配置的导向作用也加快显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格局加快形成,必将推动中国经济行稳致远。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