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2015年12月份的议息会议决定将美元利率目标区间从0.0%-0.25%上调25个基点至0.25%-0.5%。这是美国自2006年6月以来的首次加息,意味着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实施了七年的零利率政策终结。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5轮加息都引发了区域性金融危机或波动。美国这次步入新一轮加息周期,全球流动性格局的变化将对世界经济发展和中国经济转型产生重要影响。
美国进入了典型性加息周期
美国经济主要靠内需拉动,是否加息依据的是其国内经济的变化,尤其是就业和核心物价的变化。2015年11月美国非农就业岗位增加21.1万个,失业率维持在5%,为2008年以来的最低水平,接近美联储估算的自然失业率(4.9%)。2015年11月美国的核心消费者价格指数(CPI)较上年末增长2%,为2014年5月以来的最大涨幅。美国经济复苏和表现强劲的国内消费,市场普遍预期通胀回升到2%,经济环境变化使美联储加息达成了共识。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美联储实行了四轮QE,通过购买债券人为压低长期国债收益率,使高企的政府债务规模得以循环而不至于过快膨胀、又降低了长期借贷成本。但在多年实施的超低利息及不断贬值的美元的情况下,美债难以吸引到世界买家。美国加息将有利于吸引国际资本购买美国债券。加之世界主要经济体逐渐恢复稳定,欧元区三季度GDP同比增长1.6%,作为最大的新兴经济体中国的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因此,外部环境也有利于美联储做出加息的决定。从美国加息的历史实践看,美国进入了典型性加息周期。
国际资本流动和汇率波动将加大
美元是全球金融的“水龙头”,美国进入加息周期意味着国际资本流动格局的变化和汇率波动。自2014年10月美国退出量化宽松政策后,其就开始强化对加息预期的引导,市场对美国加息预期提前做出了反应。在美国此次加息中,“靴子落地”效应较为明显,仅就这一次加息而言,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有限。国际市场此前基本确信美联储会加息,但对今后的走向尤其是加息频率则未形成统一看法。若美国经济状况使其进入加息周期,那市场波动将会加大,低资本成本的市场面临更大挑战。美国加息及其频率是未来全球经济尤其是新兴市场经济体最大的风险之一。
随着美国新一轮加息周期的开启,美元会呈现持续走强的态势,这将导致国际资金流向美国。对于其他国家,如果游资大量持续流出,可能为市场带来流动性压力。美国加息增加了美元资产的吸引力,在加剧美元回流的同时,还会使其他国家的汇率面临贬值压力。如果美联储以意想不到的频率多次加息,美国经济有可能失速,资金加速从新兴市场国家流出。美国进入加息周期意味着廉价资本时代将会终结,从而提高其他国家企业美元债券的举债成本,尤其不利于其他国家的企业加速拓展海外业务。哪些经济体受到冲击会更大?从历史经验来看,经常账户长期赤字、经济严重依赖外部融资、金融体系不完善的新兴经济体,受到国际美元回流的冲击最为严重。巴西和俄罗斯都因本币汇率贬值一度造成了国内较高的通胀,他们可能是新兴市场中受美联储加息冲击最大的国家。当然,美国进入加息周期也意味着美国经济稳定与回升,这有利于带动全球经济稳定,增加美国居民对国外可贸易品的需求,对出口导向型经济具有明显的正向溢出效应,不仅如此,美元的走强加速美国企业走出去,带动其他国家尤其是新兴市场经济体外国直接投资资本的流入。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