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扶贫:情到深处 志比钢坚 (3)

习近平扶贫:情到深处 志比钢坚 (3)

2013年11月3日至5日,习近平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排碧乡十八洞村苗族村民施齐文家中同一家人促膝交谈。新华社记者 兰红光 摄

 是什么让他“心里着急”?

“我当年到了正定,看到老百姓生活比较贫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比较落后的情形,心里很着急,的确有一股激情、一种志向,想尽快改变这种面貌。”2015年年初与中央党校第一期县委书记研修班200余名学员畅谈交流“县委书记经”时,习近平回顾正定工作时说。

他在《摆脱贫困》一书中说,“我们必须以审视的眼光看待不适应我们获得更快发展的一切并对其进行改革。”

他要求必须以更加有力、有针对性的举措开展扶贫行动,实现脱贫速度与效率的统一。

“要想脱贫致富,必须有个好支部。”他在《摆脱贫困》一书中说。打赢脱贫攻坚战,离不开贫困地区领导干部的艰辛付出,他们的抱负、想法和作风,关系地区工作的成败。

然而,我国基层一些地方,还存在扶贫资金没用到实处等不尽责行为。因此,习近平重申基层领导干部的职责。

中央明确县级党委和政府承担主体责任,书记和县长是第一责任人。进一步要求基层干部积极想方设法,根据群众的反映和要求,努力为他们办好事、办实事。

“现在离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还有5年时间,按照国际标准我们的贫困人口还有不少。扶贫工作必须只争朝夕,决不能让贫困地区掉队。”在中央党校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座谈会上,习近平这样说。

时间紧、任务重。脱贫攻坚战的号角已经吹响。

在习近平的扶贫观里,务实是核心。他在《摆脱贫困》里写道,我们不担心说错什么,只是担心“意识贫困”,没有更加大胆的改革开放的新意;也不担心做错什么,只是担心“思路贫困”,没有更有力度的改革开放的举措。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蔡畅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