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经济新常态到供给侧改革——跟习主席学经济 (5)

从经济新常态到供给侧改革——跟习主席学经济 (5)

三大战略

2015年11月30日,中欧班列(昆明—成都—罗兹)返程到达昆明王家营铁路集装箱中心站。新华社记者杨宗友摄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提出重点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这是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培育增长新动力和新的增长极、优化区域发展格局和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的现实需要。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最早于2013年9月和10月,习近平主席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提出。他强调,相关各国要打造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命运共同体”。

在2015年3月的博鳌亚洲论坛上,习近平宣布“一带一路”建设的愿景与行动文件已经制定。他强调,“一带一路”建设秉持的是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包容的;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沿线国家的合唱。

目前,在各方的有关努力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筹建工作迈出实质性步伐,丝路基金顺利启动,一批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项目在稳步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得到国际社会特别是沿线60多个国家积极响应,正在逐步收获早期成果。

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早在2013年5月、8月,习近平在天津、河北调研时就提出,要谱写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京津“双城记”,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

“自觉打破自家‘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抱成团朝着顶层设计的目标一起做。”2014年2月,习近平专门召开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座谈会,指明发展方向。

按照要求,就是要通过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调整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走出一条内涵集约发展的新路子,探索出一种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的模式,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形成新增长极。

长江经济带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另一增长极。2013年7月,习近平在湖北调研时强调,“长江流域要加强合作,充分发挥内河航运作用,发展江海联运,把全流域打造成黄金水道。”此后,他在多个场合提出,要推动长江经济带建设。有机构预测,这一经济带未来5年将撬动数万亿元的投资大市场。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蔡畅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