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介绍】
“好医生”段逸群:“小处方”里走出大专家
“小处方” 为患者省钱
一个女孩嘴巴周围出现溃疡,已在多家医院治疗20余天,花费数千元,但溃疡仍不见好,被认为是疑难病。段逸群仔细检查一番,然后说出治疗意见:“回家把厨房里的色拉油‘偷’一点,每天抹两三次,别的什么也不要做。”事后,女孩亲友觉得段逸群是在敷衍了事,对他颇为埋怨。但3天后,女孩的病果然好了。
像这样的例子不计其数,在段逸群门诊上,经常向他的病人开出诸如“保鲜膜敷药治皲裂”、“淀粉浴止皮肤瘙痒”、等等这样不花钱的“处方”,“空手而归”的患者占一到两成。
段逸群认为:“一个好医生应该是在疗效相同的情况下,尽量为患者节约。可用可不用的药就不用,疗效相同的药则选择便宜的。”他爱开“小处方”的故事一直在病人间流传。在网上,不少患者给段教授留言,感谢他“为患者省钱”。在他的带领下,该院皮肤科医生开“小处方”蔚然成风,皮肤科近3年来的年门诊量都在85万人次左右,但门诊患者的人均花费仅为150元左右。
真诚相待 把患者看做亲人
从医35年,段逸群和不少患者都成为了朋友。“如果医生用真诚的心对待患者,他们是能感受到的。我知道不少患者是冲着我来的,有的家很远,有的挂号挂了两个多星期。所以面对每个病人,我都尽可能解释得更加仔细些。”段逸群给患者看专家号的时候,都是一坐一个上午,常常忘了时间,忘了吃饭。不少病人看完后,都不禁发出感慨:“这才是看专家啊!”
作为科室主任,段逸群多年没有休假,常常加班加点,工作到深夜,一直是到科里到得最早、走得最晚的人。由于长年辛劳工作,段逸群患上心律失常,严重时会出现房颤,但他经常一推完“西地兰(一种快速强心药)”,就转身回到病房。
他身边也有越来越多年轻人不愿意从事医生工作,觉得既辛苦还要面对紧张的医患关系,段逸群则认为:“这只是暂时的,我坚信医生的地位会回归,会重新赢得大家的尊重,因为这是一份和生命相关的工作。”在他的带动下,皮肤科医护人员“早上班,晚下班,不看完病人不下班”,甘于吃苦,乐于奉献。
“小专业”成就大事业 仁心打造国家级团队
在武汉,许多人一遇到皮肤病,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去武汉市第一医院皮肤科,即便是在国内,该院皮肤科也是声名远播,位列全国皮肤科病症诊疗的第一方阵。这样一个精英团队之所以能脱颖而出,段逸群功不可没。
“做好医生,必须敬业,更须精业。”这是段逸群的座右铭。因为对职业的热爱,因为对患者的责任心,从当医生的第一天起,段逸群就立志将自己的工作当作事业来做,35年如一日,终于在皮肤科这一医学殿堂中的“小专业”成就了一番大事业。
如今,段逸群已是国内著名皮肤病学专家,曾荣获第五届中国医师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医德标兵”等,但他深知“一花独放不是春”,为了建设一流的学术团队,他致力于青年人才的培养,让一大批优秀中青年人才在多个专业方向崭露头角,形成了一支业务素质过硬、有相当学术影响的专家团队。在他的带领下,武汉市第一医院这所市属医院皮肤科跻身“国家队”,成为卫生部临床重点专科,全国中西医结合重点专学科,全国皮肤科“四强”之一。
段逸群,湖北武汉皮肤科的一名主任医生,从医35年来,始终如一日的坚守在临床一线,一心为患者着想,用“小处方”治大病,不断传播着正能量。在他的影响下,全院皮肤科医生开“小处方”蔚然成风,皮肤科近3年来的年门诊量都在85万人次左右,但门诊患者的人均花费仅为150元,35年的坚守打造国家级团队。2015年8月,段逸群荣登“中国好人榜”。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