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怎么看?怎么干?

供给侧,怎么看?怎么干?

徐俊作(新华社发)

最近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明年经济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特别是对推进结构性改革进行了重点部署。

即将到来的2016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如何推进?宏观经济政策应怎样为结构性改革护航?……从今天起,本版将推出系列报道,聚焦结构性改革怎么改。

——编者

最近,“供给侧”火了。

时政报道中,“供给侧”成了高频热词。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更加注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微信朋友圈也在热议“供给侧”。朋友出国回来,晒好包、好表……点赞之余,大家纷纷感叹:在国外扫货,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的“供给侧”没跟上。

什么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旨在提高潜在增长率,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

什么是供给侧?大家耳熟能详的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从经济学角度看,属于需求侧的三大需求;与之对应的供给侧则聚焦生产要素的供给和有效利用。

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副主任潘建成说:“与注重通过刺激需求侧‘三驾马车’拉动经济增长不同,供给侧改革强调从供给侧发力,主张通过鼓励企业创新和结构升级,通过降低企业税费负担等方式,促进经济供给能力的提升,推动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

“需求侧管理更多解决的是短期问题,在经济处于短期波动的环境下,旨在令实际经济增长率尽量贴近即期的潜在增长率,经济过冷了就刺激需求。而供给侧改革则重在解决长期问题,从根本上促进潜在增长率的提升。”潘建成说,一般认为,劳动力、资本、资源、结构变动以及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是影响潜在增长率的六大要素。其中,制度创新从宏观层面看主要是改革。在所有的这些要素里,对目前中国经济来说,改革是最基础的,既可以使要素投入结构和增长更加合理,引导经济结构优化,又可以促进技术创新动力的增强,进而全面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举例说来更明白。促进家电销售,需求侧管理的思路是推出“家电下乡”“以旧换新”、节能补贴等政策,鼓励人们多消费;而供给侧改革的思路,则是降低家电生产企业负担、鼓励企业研发新产品、创新销售模式等,满足甚至创造需求,拉动消费。因此,有专家将需求侧管理比作对症下药、见效快的“西药”;而将供给侧改革比作治本除病根的“中药”。

什么是结构性改革?潘建成说,结构性改革就是要通过改革使我们的经济结构更加协调。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简单地说,就是通过改善供给环境增强供给动力、提升供给效率、优化供给结构,进而促进经济更加稳定、协调和可持续增长。

供给侧改革和需求侧管理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我们要更加注重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简政放权、减税、国企改革等都可以理解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本质上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问题。”潘建成说。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