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蓄为何等于投资?(2)

储蓄为何等于投资?(2)

于是问题就来了,若广义储蓄不单指银行存款,那么储蓄大于存款的部分是什么呢?当然不可能是消费,只能是投资。如上例中居民购买字画收藏与购买股票皆是投资行为,这一点凯恩斯其实也注意到了。问题是储蓄本身包括投资,说储蓄转化为投资岂不是自相矛盾?可见,凯恩斯讲“储蓄转化为投资”时的“储蓄”,并不是广义储蓄,而是狭义储蓄,即居民存款。

再想深一层,如果凯恩斯所讲的储蓄是广义储蓄,而广义储蓄包括投资与存款,这样问题又来了:由于供给侧的国民收入=消费+储蓄=消费+投资+存款,而居民存款是为了从银行取得利息,故存款对居民来讲也是投资。换句话说,居民不仅仅是消费者,同时也是投资者。既然存款也是投资,供给侧的国民收入也就等于消费加投资了。

所以对第二个问题我的观点很明确:从国民收入存量看,“储蓄等于投资”是事实相等。因为国民收入存量是既定量,无论从供给侧看还是从需求侧看,同一个量不可能不等。但若从国民收入流量看,存款是居民投资,但却不是企业投资,存款若不能转为企业投资,总供求流量会失衡。故从流量看,总供求要保持平衡,居民存款(储蓄)需转化为企业投资,即储蓄与投资应该相等。

再谈第三个问题,总供求流量保持平衡,储蓄是否必须转为投资,舍此别无他法?这问题我认为不能一概而论。前面说过,供给侧的国民收入=消费+投资+存款,需求侧的国民收入=消费+投资。这样看,要保持总供求流量平衡,存款可向两个方向转化:一是转为投资;二是转为消费。具体地讲,若投资不足,存款可转为投资;若投资(产能)过剩,存款应转为消费。

放眼看,大量的中外实践证明,储蓄转化为投资可以扩内需,储蓄转化为消费也可扩内需。想想消费信贷吧,消费信贷肇始于欧美,今天风行全球,其实就是支持储蓄转化为消费。凯恩斯当年自己说,他主张储蓄转化为投资,是因为投资有乘数效应。可事实上,投资有乘数效应,消费也有加速效应,而且迄今为止经济学并不能证明,对拉动需求扩投资就一定胜于扩消费。

综上可见,“储蓄等于投资”并非铁律,也非总供求均衡的唯一条件。关于总供求均衡,我赞成马克思的分析,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将社会资本再生产分为生产资料与消费资料两大部类,他指出,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必须坚持价值补偿与实物补偿两个平衡。这一思想,我认为才是实现总供求平衡应该遵循的原则。

现在的难题,是怎样实现两个补偿?有一点可肯定,即不能固守“储蓄等于投资”的教条,否则会作茧自缚。当然,我们也不能走过去计划经济时期政府统购包销的老路。可取的办法是: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同时政府也要对市场失灵作相机调节。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蔡畅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