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兰国家是反恐统一战线的主体(2)

伊斯兰国家是反恐统一战线的主体(2)

清除极端主义思想才能标本兼治

在美俄法等大国与伊、叙政府军加紧严打IS的同时,人们也应高度重视安理会第2249号决议指出的恐怖组织“奉行的暴力极端主义思想”。阿拉伯国家中出现的恐怖主义,思想根源不是伊斯兰教或伊斯兰文明,而是宗教极端分子对有关经训作了歪曲篡改性解读,以使其暴恐活动合法化。比如指称当今世界又回到了“蒙昧时代”,须重新宣教;只鼓吹小圣战(用武力)不讲大圣战(通过内心修炼巩固信仰);甚至宣扬圣战是穆斯林念经、礼拜、交天课、斋戒和朝觐五功之外的第六功,这是逊尼派和什叶派信徒都不接受的曲解。

因此,中国和国际社会一方面都应坚持不把恐怖主义与特定宗教、民族挂钩的立场,不把极少数极端分子和恐怖分子与拥有57个成员国的伊斯兰世界和人数多达16亿的穆斯林信众混为一谈;另一方面,要想达到标本兼治效果,反恐须在坚持实施严打的同时,严格划清主张和平、公正、宽容、平等、温和等伊斯兰教义的穆斯林与那些肆意歪曲教义宣扬暴力的极端分子之间的界限。

需要指出的是,要做好伊斯兰思想领域的拨乱反正、正本清源,主要得靠伊斯兰国家和穆斯林自己。进入新世纪后,伊斯兰中间主义思潮曾备受伊斯兰国家推崇,被视为符合时代潮流并能消弭暴恐活动的正能量。只是在阿拉伯国家动乱骤起后,一些中间主义代表人物卷入了埃及夺权活动遭到通缉,这股思潮也受到影响。当前国际大国和地区国家在合力打击IS时,都应重视提振阿拉伯国家的正能量,如不断丰富和深化文明对话的交流内涵,主动翻译介绍伊斯兰中间主义著作、论文,与埃及、沙特等国具有广泛影响的组织机构和大教长、穆夫梯等宗教领袖交流接触,积极支持伊斯兰国家的改革与发展。

笔者早在十多年前曾受埃及前教育部长巴哈丁博士委托翻译他的两部著作,他认为埃及和阿拉伯世界正处在一个十字路口,阿拉伯民族应走向何方?他的答案是改革。就此而言,埃及塞西总统近年提出要学习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的治国理政经验,决非应景客套,而是基于现实需要。中国在这方面做好工作,不但是履行自身大国责任,也是在为反恐的标本兼治作贡献。

(作者是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名誉所长,上海高校智库上外中东研究中心主任)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