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局2016中国经济:重在提质量增效率(2)

布局2016中国经济:重在提质量增效率(2)

■■未来经济提质保速

供给侧改革是政策重点

据相关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6.9%。11月初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今后五年,中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的目标,2016年至2020年经济年均增长底线是6.5%以上。从数据上看,中国经济在保持稳定的基本面上,增速上有所放缓,但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透露出的信号表明,在保速同时未来会更加注重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指出,着力加强结构性改革,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提高投资有效性,加快培育新的发展动能,改造提升传统比较优势,增强持续增长动力。

具体来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于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实施相互配合的五大政策支柱。一是宏观政策要稳,为结构性改革营造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二是产业政策要准,准确定位结构性改革方向;三是微观政策要活,完善市场环境、激发企业活力和消费者潜力;四是改革政策要实,加大力度推动改革落地;五是社会政策要托底,守住民生底线。

在贾康看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破解深层次难题所需。他指出,我国未来的发展将面临来自内部和外部两方面减速的压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难度显著加大。倘若不能正确认识潜在增长率的应有水平,而一味通过政策刺激追求经济高速增长,很可能导致经济大起大落。

“未来中国所面临的重大历史机遇和所具备的巨大发展潜力、韧性和回旋余地,仍与供给方面的特殊国情、特定转轨、特色化结构变迁有关,应以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继续解放生产力,以体制改革促进结构优化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充分释放制度供给潜力,继续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稳步而持续地提升。”贾康对记者说。

“我认为结构要调整不是那么轻而易举的事情,我们要对这种短期内带来的冲击做好妥善处理。结构的调整会影响到经济的增长速度,但还必须保持一个稳定的速度,所以一定要发力,要从供给端发力,补短板,投资还需挑大梁。”徐洪才表示。他建议,应在技术设施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消费品、民生领域增加投资,用新的增长点做好补短板。

王永庆也指出,很长一段时间,我们更注重“需求侧”,强调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对经济的拉动,但随着我国经济结构从生产型向服务型转变,要更强调“供给侧”的质量和效率,稳定增长要更加注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