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发展面临着新的形势、新的机遇和新的任务。联系当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和学科建设现状,应着力于从中国改革开放丰富实践出发,围绕理论学术内容体系和学科结构体系建设加以推进。
实践证明,一个完整的学说有两个体系:学术体系和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包括基本理论的梳理并不断丰满完善,以及依据基本理论制定重大的政策体系,其中包括反映理论特色的话语体系。学科结构体系则包括课程结构设置、教材体系、教学人才队伍。在目前师资队伍中,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学科资源配置严重地不成比例。
关于学术体系,可从三个层次进行研究。第一个层次是基本理论,这包括生产力、生产关系的理论要发展,对当代新技术革命、科学技术、信息化等要深入研究。在基本原理的叙述中,如什么叫货币、货币的本质究竟是什么等,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扎实的基础和优势。第二个层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怎样从改革开放的丰富实践加以概括归纳。比如,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在基本理论上需要加以丰富。什么叫为主?在什么地方为主?往深里讲,中国重大理论原则命题需要有学理基础的充分阐述。再如,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怎样和市场经济相结合,也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第三个层次是经济运行调控政策设计和经济管理对策的研究,目前其中还存在不少弱项,对于产业结构合理性及其演进、对外开放可能面临的具体难点等经济运行中的大量现实问题需要跟踪研究,既有的政治经济学方法在对策研究方面也相对薄弱。
关于学科体系,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学科发展,需要对高校运行的具体工作进行加强和调整。具体地说,对于学科结构和教学资源的配置需要有所调整。在课程设置、学术评价、引进人才、职称晋升等方面都要有具体体现。目前的状况是各高校都用差不多一个版本的评价方法,比较多的是模仿国外的标准。我们需要思考,学科发展怎样跟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任务相衔接?目前,在一些高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课程的学分一再被压缩,有些高校的经济学专业连《资本论》研究课程都取消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最重要的学术内容就是他的研究方法论,试想连课程都不再开设了、不再做相关的研究方法的训练,何谈发展呢?国外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客观上有多个分支,货币的、技术的、生态的分析流派,对此,也需要对相关知识加以推介、开展学习研究。这些问题如果不解决的话,也很难带出新的队伍。
客观上说,中国经济的发展,必须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来加以阐述,西方新古典经济学不能很好地解释中国的发展。现在有的人简单地拿西方的标准评说中国的发展,讨论中国的经济改革,取得改革成效的就是因为实行了“私有化”,不成功就是没有私有化。实际上,要回答中国经济改革发展的相关问题,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时代前进的步伐已经走到这一步,如果抛开马克思主义,就难以说清楚。我们现在面对的多元化理论里面,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特点具有集大成的特性,因此,可以说研究经济学理论,不重视马克思主义肯定不行。正因如此,我们要迎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的新时代,为马克思主义发展作出“中国智慧”的贡献。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