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其事而不度其时则败。”准确判断国际国内形势,紧紧抓住形势变化所带来的战略机遇,科学谋划并推进发展,是我们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的关键。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深入分析了“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环境的基本特征,明确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我们要准确把握战略机遇期内涵的深刻变化,更加有效地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继续集中力量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这是党中央审时度势作出的战略判断,充满着唯物辩证法。在“十三五”时期,我们要全面把握战略机遇期中“变”和“不变”的辩证法,既要看到机遇仍在,认清大势,坚定信心,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要看到战略机遇期内涵的深刻变化,自觉用“五大发展理念”引领新的发展实践,主动适应环境变化,有效化解各种矛盾,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伟大胜利。
机遇是事物发展规律的外在表现,是事业顺利发展的必要条件。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重大判断,是党的十六大报告首次作出的,报告指出:“综观全局,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事实证明,这是一个具有全局性和前瞻性的战略判断,揭示了我国发展的新趋势、新特点,有力地促进了现代化建设步伐。那么,在今天我们向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目标最后冲刺的5年,面对全球经济增长持续低迷、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还存在不存在?答案是肯定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目前的“时和势总体于我有利,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仍然存在”。这种于我有利的情况,国际上有,国内也有。从国际上看,尽管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在相当长时期依然存在,全球经济贸易增长乏力,保护主义抬头,地缘政治关系复杂变化,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交织,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但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变,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是时代潮流,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科技创新孕育新的突破,全球治理体系深刻变革,发展中国家群体力量继续增强,国际力量对比逐步趋向平衡,世界政治经济形势总体上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发展大局,我国发展具有相对稳定的外部环境;从国内来看,尽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仍然突出,我国经济仍然存在大而不强、快而不优的问题,正处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艰难爬坡期,但我国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本丰富、市场空间广阔、发展潜力巨大,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新的增长动力正在孕育形成,“中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余地大的基本特征没有变,经济持续增长的良好支撑基础和条件没有变,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前进态势没有变”,良好的发展态势可以保持。综合判断,在相当长一个时期“时与势都在我们这边”,我国发展面临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没有改变,完全有条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综合国力再上新台阶。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