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考面试录像,还需打上制度"补丁"
公考面试本来就存在人为因素,如果再加上“人情面试、关系面试”,这就不得不让社会对公务员招考面试的公正性持有质疑的态度,部分人认为面试就是拼关系、拼人脉,“人情分、关系分”这样的说法因此也大有市场,这不仅破坏了公务员招录考试的公正性,也严重损害了公务员队伍的公信力。
《办法》要求,面试室应当配备录像或录音设备,对面试过程全程记录,这是公务员公平招录的又一进步,充分体现既要考得好、还要说得好、更要经得起历史的检验。近年来,各地为尽最大可能防止“关系面试、人情面试”,纷纷出招,一些地方采取异地考官,一些地方采取群众评委……可以说,这些举措都是增强公务员招考公信力的一大尝试。
可以说,《办法》的出台,是人事招考制度的又一次重大突破,向“公开、公平、公正”前进了一大步。通过直播,给那些托熟人、找关系者传递了一个明确的信号——找不到人、没人可找、不许找人。
让公务员面试置于“玻璃房”是件好事,但对面试过程全程记录,公众怎么样才能看到这样的录音录像,有意见怎么提出来,怎样发挥监督作用,如何建立一种互动机制,广泛征集群众意见,并且对我们选人用人有实际效果的点子能够得到采纳,这样一系列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才能让公考面试录音录像的意义真正体现出来。
我们期待有关部门与社会公众一起努力,正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拿出更多更有效的办法,使人事招录工作更阳光、更透明、更公正。
【启示与思考】
这无疑是对公考人员最好的一个消息。我们的公考持续了很多年,每一年都会有进步,也变得越来越透明化。这样的政策出台,无疑是对所有准备公考的参考人员一个最大的鼓励。长久以来,我们的备考人员总是会有一些心理压力,会在考试以后担心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担心自己会不会在面试的时候被刷下来从而失去资格。
但是现在这样的政策出台,就能够让所有的参考人员更加有信心。让这样的工程更加透明和公正,让所有的学子才能够不再有除了自身实力以外的压力,才能够真正选出最适合的那一个。
我们总是会看到现在各种制度的出台,目的也都是能够建立一个和谐社会,能够建立一个法治社会,让社会更加安定,让人民更加富裕,让人民获得最高的幸福感。虽然这只是所有政策中的一个,涉及到的也只是公考中的一部分,但是却能够真正看到党和国家对于建立公平民主的法治社会的决心。
此次,三部门印发公务员面试管理办法,要求全程录像或录音。这样做,一方面是要留下铁的证据,便于相关部门及民众对其仔细过筛,消弭质疑;另一方面对面试官形成强大震慑,让他们不敢私下与权力“通奸”。应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顶层制度设计,为公考涂上一层厚厚的“防水油膏”,能有效防止权力渗透,让公考成为经得起品鉴的干货,还公考以公平公正和公开,这一举措值得期待。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