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西省纪委派驻机构第一阶段全覆盖工作尘埃落定。引人关注的是,数名原任纪检组长并未列入新任名单。这是新的山西省纪委领导班子挺纪在前,驰而不息强化纪检监察机关内部监督,打造忠诚干净担当“铁军”的一个缩影。(1月12日澎湃新闻网)
“我就这么点小事。”这是一位市纪委书记被约谈时随口发出的牢骚。在他的眼里他的问题就是不问题,无足轻重,够不上违纪,被约谈也是小题大做。而他肯定没有意识到,“小事”也能成为大错的引子。干部对“小事”就是要用放大镜来看。
再小的权力也会有腐败的可能,而到了一定级别的干部认为的“小事”却不会是太小。倪发科爱好玉石的“雅趣”是“小事”; “兰花局长”周华清认为是属正常的“兰友”交流,不是受贿,也是“小事”;有的干部认为打个招呼、写个纸条更是“小事”……但是在规矩面前,这些都是大事。因为,所谓“小事”背后的利益暗流涌动中,受损的是党和国家群众的利益,毁掉的是党和政府的形象,撕裂的是党纪国法的尊严。
随着地位的高升,所辖的领域越来越大、掌管的部门越来越“肥”,权力也就越来越大,说话的分量越来越重。难免有一些人为了利益来 走后门,于是诱惑会越来越大。“糖衣炮弹”也越来越重、越来越稀奇古怪。抵不住了、扛不住了,这些人就让“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脚”成为现实。“铁规”被一次次打破,自己也就越来越沉迷、沉沦了。
“小” 在他们的眼中是不足被重视的“小事”、“小东西”、“小钱”,在大权面前微不足道。然而,却因为这些“小”,让他们的大权渐渐成为别人的撑腰器、保护伞。
“利益互惠”的理念下,受伤的是国家和群众的利益,是党和政府的公信。于是,在纪律的“高压线”面前,在“对腐败零容忍”的铁拳下,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公正下,他们被“小恩小惠”拉下马,他们的丑恶嘴脸也就暴露无遗。
其实,攻陷他们的是思想上的崩塌,正如有落马官员承认的:放松了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改造,贪图安逸、享乐的思想日益滋生。权力逐渐成为了谋求利益、追求享受的最有力的武器,由收“小东西”、“小钱”等逐渐成为收“大东西”、“大钱”,甚至开始主动要钱要物。不该做的事敢做,不该收的钱敢收,不该办的事敢办……这些违规违纪违法的观念在他们错位的思维和唯我独尊中成为“该我的”、“理所当然”的。
勿以恶小而为之”的古训不敢忘。广大领导干部一定要守住做人的底线,始终牢记党纪国法红线,时刻把记住自己头顶悬着达摩克利斯之剑,时刻保持对于权力、对于人民的敬畏之心。这时,任尔东南西北风,你自会岿然不动。
“你还想犯多大的错!”这个质问无疑是迎头棒喝。组织更要将干部的小事放大,在抓小抓早方面还要下大工夫,掐苗头,让干部们悬崖勒马。同时,该谈就谈,该核就核,违纪则查,毫不手软,这不仅是向纪检系统,更是向全体干部释放出以“铁腕”遏制违纪增量的强烈信号。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未经本站证实,仅供读者参考。】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