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如果说,创新居于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那么科技创新则是核心中的核心。在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中,科技创新是引领全面创新的核心动力,更是引领国家整体发展的关键所在。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有着作用和反作用的现实过程。古今中外数不清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社会基本矛盾总是不断发展的,科技创新始终以一种不可逆转的力量引领着人类社会不断向前,科技创新在推动生产力和经济基础发展的作用无可替代,大国崛起无不以科技创新为重要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说,科技创新的实力决定着世界政治经济力量对比的变化,也决定着各国各民族的前途命运。
历史告诉我们,科技创新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科技创新带来的综合国力对比,更是此消彼长。聚焦当今之中国,科技创新工作有了长足的进步,全社会R&D支出、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全国技术合同成交额、高技术产业主营收入、科技进步贡献率等重要科技创新指标逐年上升,一些战略高技术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不断有自主创新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我国科学家也首次获得诺贝尔奖。科技创新的红利,正在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向更高层次发展。
然而,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更应该关注科技创新方面的诸多难题障碍,比如基础研究偏少、原创研究不足、科研力量分散、科技体制僵化、政府的创新服务功能缺位、普惠性创新支持政策缺失、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不突出、知识产权成果保护力度不够、高校和科研院所自主权有限、科研评价机制和人才评价机制不科学,等等。这些问题都极大地困扰了我国科技创新水平的进一步提升,阻碍了我国综合国力的进一步增强。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