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中东不谋求私利

中国在中东不谋求私利

1月19日至23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对沙特、埃及、伊朗三国进行国事访问。中国国家领导人以中东之行拉开2016年重大外交活动的序幕,备受世人期待和关注。为此,本报记者采访了知名中东问题专家、宁夏大学中国阿拉伯研究院院长李绍先。

记者:中东是当前国际政治的热点地区,2016年中国元首外访首选中东,将对该地区产生何种战略影响?

李绍先: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的足迹遍及了世界各个地区,但中东是一个空白。中国国家主席现在去中东访问,特别是对沙特、埃及和伊朗这三个重要中东国家访问正当其时。当前,叙利亚危机的政治解决进程正在艰难推进,这事关国际反恐大局,也关乎中东地区政治经济重建大局,而沙特、埃及和伊朗是叙危机政治解决进程中最主要的地区国家。最近一段时间,中国政府在推进叙利亚危机政治解决进程中作出一系列努力:2015年10月30日,外交部副部长李保东在第二次维也纳外长会议上提出了中国政府“三轨并行”“四个步骤”的危机解决方案;岁末年初,王毅部长又将中国的方案归纳为“五点主张”;与此同时,中国政府还先后邀请叙利亚政府副总理兼外长穆阿利姆和叙反对派全国联盟代表访华。我个人认为,习近平主席在此次中东之行中将对叙利亚危机政治解决进程作出一系列斡旋努力。

记者:中东局势错综复杂,习近平主席即将访问的沙特、埃及、伊朗三国各自发挥何种作用?

李绍先:习近平主席选择出访沙特、埃及和伊朗三国不是偶然的。在当前错综复杂的中东局势中,上述三国和土耳其是重要的四个角色。去年11月习近平主席已经访问了土耳其,出席在安塔利亚举行的G20首脑会议。沙特和埃及是当今阿拉伯世界的重要角色。埃及是人口最多的阿拉伯国家,人口达9000万,世界上每四个阿拉伯人中就有一个是埃及人。沙特阿拉伯是石油大国,伊斯兰教两大圣地麦加和麦地那就在沙特,因此沙特在当今伊斯兰世界也拥有重要地位。伊朗是中东地区另一个重要大国,历史悠久、资源丰富,特别是在去年伊核协议签署后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可谓百废待兴。上述四国在当前动荡复杂的中东局势中均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习近平主席继去年底访问过土耳其以后,现在又出访三国,意义重大。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