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题一:如何去产能?
答:化解过剩产能不“剩下”工人
什么是“僵尸企业”?不赚钱、高负债、吃补贴,靠吸食社会资源度日,这类企业为“僵而不死,僵而不化”。去产能首先要“去僵尸企业”。
“退一步是为了进两步。”江苏省委书记罗志军说,促进兼并重组是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而处置“僵尸企业”是绕不过去的坎,也是必须做的手术。对一些高耗能高污染项目,要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关停并转。
和中部地区很多省份一样,湖北省经济“偏重型”结构明显,重化工占比高,既面临压缩过剩产能的阵痛,也面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转型升级的艰巨任务。
湖北省省长王国生说,积极稳妥推进企业优胜劣汰,对不符合国家能耗、环保、质量、安全等标准和长期亏损的产能过剩行业企业实行关停并转或剥离重组。对连续亏损三年以上且不符合结构调整方向的企业,通过资产重组、产权转让、破产清算,实现“腾笼换鸟”、市场出清。
煤电烟酒四大支柱产业占工业比重超过60%的贵州省,化解过剩产能任务重。“贵州将综合运用市场机制、经济手段和法治办法,让‘僵尸企业’和落后产能有序退出。”贵州省委副书记、代省长孙志刚说。
产能“去”了人咋办?
书记省长们给出的答案是:对可能出现的企业裁员、职工下岗等问题,提早研究应对措施,确保化解过剩产能不“剩下”工人。
河南省长谢伏瞻认为,既要停止对“僵尸企业”的财政补贴和各种形式保护,引导金融机构配合、支持企业兼并重组,又要稳妥处置企业债务,妥善安排下岗职工,防范引发金融、社会风险。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