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地协同打造“轨道上的京津冀”
“针对京津冀交通发展非常不平衡的现状,我们建议加强京津冀交通协同发展的高层设计和总体规划。”方炎委员建议,设立“京津冀交通发展委员会”联动和协作组织机构,以推进京津冀交通整体规划和建设。三地以此为龙头,要打通公路通道,强化区域快速联系,三地共同推进“省际最后一公里”公路同步、同标准建设。
二是要改变北京单一的交通中心格局,提升或强化其他城市的交通运输枢纽功能。北京城市交通体系与国家交通体系、区域交通体系的定位关系及层次性。通过建设综合交通走廊,为京津冀城市群体系的发展以及城市布局的展开创造条件,从整体区域运输组织角度做到“货畅其流、出行便捷”。
“三是京津冀交通一体化要坚持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原则,集中力量发展大容量、高效率、低能耗的轨道交通。”方炎委员认为,京津冀要建设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和市郊铁路,构筑首都经济圈一体化客货运服务体系,全面提高区域交通运输效率。铁路通道利用最大化,各条线路集约铺设、立体铺设,为城市节约宝贵土地。
四是要完善京津冀地区的交通网密度,保证京津冀交通的畅通通行。以各层次轨道交通串联各中心城市、城市核心功能区和潜力发展地区,引导区域空间格局优化,引导功能、人口、产业向铁路走廊上的节点地区集聚。优化运输组织,最终实现基础设施互联向运输组织互通的转变。
五是要提升天津铁路枢纽地位,在京津冀地区打造均质化客运铁路网络,缓解北京交通运输组织压力,强化客专、城际铁路枢纽的引导作用。加快城际铁路建设,进一步发挥滨海新区和自贸区对京津冀的服务辐射作用。贯通沿海铁路,促进环渤海经济带发展。针对沿海地区交通主要依托公路,方式较为单一、铁路不够畅通、难以支撑经济带持续发展等问题,规划建设贯通环渤海铁路,形成连接沿海的铁路通道,促进港口资源互补和集疏运方式转变。
六是要疏解首都机场压力,提升天津机场枢纽地位。张金喜补充解释,协调航线资源,将新增航线航班向天津机场转移;大力发展航空货运,吸引航空物流公司落户,将天津机场建成北方国际航运物流中心。同时,还要以北京第二机场为契机,兼顾京津冀经济走廊和城市密集带的发展。充分考虑京津冀各相关城市与机场快速联系的要求,加快区域轨道交通系统的规划研究,促进机场枢纽功能的完善发挥,以实现“轨道上的京津冀”的建设。
七是要运用大数据的手段,推进区域交通协同发展。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作重点,合理利用大数据平台,结合三地新的产业格局和城市布局调整三地交通网络建设。
为此,方炎还建议,北京、天津、河北三地将交通基础设施、交通运行状态以及交通服务和交通运载工具等对象纳入大数据管理平台,从而有效了解道路现状,并快速响应突发状况,为城市交通的良性运转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北京可以运用数据分析技术,提出切实有效的缓解交通压力办法。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