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辟发展经济学的新境界(2)

开辟发展经济学的新境界(2)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经济改革思想简评

供给侧改革确定了新发展经济学的实践维度

有了理论范式,更需要实践维度。

近两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明确提出,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综合分析世界经济长周期和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及其相互作用作出的重大判断。

从去年以来,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强调,要加大结构性改革力度,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认为这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是适应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综合国力竞争新形势的主动选择。这也被媒体广泛认为是对习近平经济改革思想完整体系的进一步丰富。笔者就此可以认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将引领新常态,也事实上确定了中国新发展经济学的实践维度。

过去38年的改革开放,我们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利用生产要素禀赋的比较优势,充分利用开放红利、人口红利和转型红利,充分释放了社会投资和消费需求,极大地调动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了雄厚的物质基础、齐全的产业制造能力和配套能力、丰富的人力资本、坚实的经济韧性和广阔的市场空间,中国经济的强劲发展也深刻改变了国际政治经济利益格局。与此同时,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矛盾也在不断累积。在国际发展竞争日趋激烈和我国发展动力转换的形势下,我们必须把新常态下的发展基点建立在科技创新、制度创新、政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之上,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性发展、更主要依靠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来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为此,经济工作重点必须转向,经济政策取向必须调整,经济工具使用必须更加适应和灵活。党中央提出,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其实就是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来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这是大势所趋,也是形势使然,是正确认识经济形势后选择的经济治理药方,也是问题倒逼以解决中国中长期经济问题的根本之道。

供给侧改革短期看是要解决现实经济生活中产能过剩、库存积压、不良资产较重、企业成本高企、债务率过高等企业转型、产业升级和结构转换的困境与阵痛问题,长期看是要根本解决我国创新总供给不足、潜在需求释放不力、新发展动力跟进不够、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不紧,特别是制度供给还严重短缺的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就此提出了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十个更加”的经济改革思想,即要更加注重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推动经济发展,更加注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定经济增长,更加注重引导市场行为和社会心理预期实施宏观调控,更加注重加减乘除并举调整产业结构,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核心推进城镇化,更加注重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空间均衡促进区域发展,更加注重促进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保护生态环境,更加注重对特定人群特殊困难的精准帮扶保障改善民生,更加注重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进行资源配置,更加注重推进高水平双向开放扩大对外开放。这“十个更加”既清晰指明了正确把握宏观经济政策的总体思路,也确定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践维度。

思想是行动的引导,实践是理论的注脚。在中国经济新常态下,只要继续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一定会书写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发展经济学新境界。

(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员)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