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领导干部要注意“正确认识和处理人际关系,做到既有人情味又按原则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2016年元旦春节期间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党员领导干部带头崇廉拒腐,严禁违规参加老乡会、校友会、战友会。春节将至,党员领导干部也面临人情交往的考验,如何把好人情交往的度?本期邀请党员干部参与讨论。
有“温度”更要有“尺度”
人情之困,责任不在人情本身。现实中,由于抹不开人情面子,抵挡不住人情攻势,一些领导干部易做出一些违反程序、违反原则的事,被人情“围猎”后就想办法搞变通,搞利益均沾、特事特办,逐渐形成小圈子、小团体,走上“下坡路”。势利之交,难以经远。领导干部莫被人情或“热情”冲昏头脑,他们趋之若鹜的是背后的权力、利益。一旦无利可图,势倾则绝、利穷则散在所难免。
“无情未必真豪杰”。党员领导干部也是社会人,不是不可以有人情、讲人情,而是要坚持公私分明,不以“人情”代替政策,有“温度”更要有“尺度”。要重视学习修身,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提高抵御诱惑的免疫力。既真诚待人、乐于助人,做到“有温度”,更讲党性原则,坚持按党纪国法、政策制度办事,将不以私害公,不损害人民群众利益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底线,做到“有尺度”。要远离酒肉朋友、警惕小人损友、不结势利媚友,认认真真谋事,踏踏实实做事,实实在在做人,即使被人指责为“无情”、“无能”也不为所动。
(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委组织部 闫颇)
做人情交往中的明白人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的党纪党规陆续出台,为“规则”与“人情”划出了明晰的边界:领导干部交往要有人情味,但情谊再浓,都不可越纪;往来再密,都不可违法。
人情之中有原则,交往当中有政治。和普通群众相比,党员干部必须接受更加严格的纪律约束。要打破固有的“人情思维”,剔除人情交往中的“物”与“利”,越过“人情圈禁”,把“家事”和“公事”区别对待,做人情交往中的明白人。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警惕“小圈子”“小山头”,对那些别有用心的“朋友”不能“心太软”,应当断则断,更不能搞歃盟结义、哥们义气等陈规陋习。
做一个人情交往中的明白人,不是说党员干部就不能交朋友,而是要正确理解《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相关规定的立规本意和内在逻辑,分清哪些是正常的人情往来,哪些是冲着权力而来的,让人情的归于人情,纪律的归于纪律。唯此,才不会在交往中犯糊涂、人生中栽跟头。而那些在人情交往中不分良莠、不讲原则、失控失度的党员干部,如果继续任性下去,把政治纪律、政治规矩置之脑后的话,必将付出沉重的代价。
(黑龙江《党的生活》杂志社 薛万博 王雪)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