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马克思主义城市理论探析(2)

西方马克思主义城市理论探析(2)

西方马克思主义城市理论对我国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启示

西方马克思主义城市理论揭示的资本主义国家城市化及城市问题,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我们应从中吸取教训,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坚持劳动者的主体地位。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就必然要求在推进新型城镇化中坚持劳动者的主体地位,使所有参与新型城镇化的主体,无论市民还是农民,都平等地获得尊严、尊重,公平地享有应有的权利,真正成为新型城镇化的主人。

建立健全共建共享机制。坚持以人为核心推进新型城镇化,要立足于统筹“人”的各方面发展诉求,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努力探索建立城乡居民共建共享机制。这就要求我们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摒弃资本主义城市化的利润导向,摒弃以资本的需要为需要的错误认识,从劳动者的需要出发,维护和扩大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使广大劳动人民公平分享经济发展成果。

克服资源配置中的市场失灵。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推进新型城镇化需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但是,基于资本利益驱动的市场逻辑容易造成城镇化中出现不符合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行为。因此,应切实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以法治方式不断提高对资本的节制、驾驭能力,解决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收入差距和社会矛盾等问题。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