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局共赢
人们用“中美邻”这个通俗的提法说明中国、美国和周边的相互关系。同时,还有“邻经济上靠中,安全上靠美”等论调,还需要大大完善,才能把中美邻关系引向和局而非歧路。中国实力增强是绝对的,中国与美、邻的实力对比是相对的。总的来看,中国实力距美国越来越近,距周边越来越远。这种状况同时引起美国与邻居的借重依赖与担忧疑惧,美邻默契制华,形成“邻经济上靠中,安全上靠美”不足为怪。但这一说法过于看重中美经济与安全的二元对立。中美邻三大方面整体上相互依靠。中国经济能否持续成长,关乎世界和本地区的经济成长,这是以发展为目标的周边国家的最大安全问题。如果美国走不出金融危机的影响,无法实现第三次产业革命的创新驱动,则是全球和周边最大的经济问题。如果广大的周边邻国不稳、不定、不进,中美两国的安全与经济也会出问题。总之,中美邻在经济与安全上相互依靠,是经济与安全有机结合的命运共同体。
从局部看,也不能忽略“邻”的能动作用。“天涯若比邻”,国与国之间是“邻距离”。中国的邻居也同样是美国的邻居,只不过“邻距离”远了些而已。当中邻关系不好时,美邻关系自然亲近;反之亦然。在现代国际社会,大国很难胁迫小国随自己的指挥棒起舞,邻的能动性增强。蒙古开辟第三邻国战略,东盟实施大国平衡战略,朝鲜敢在巨人之间走边缘,均是如此。尤其不能忽略周边国家的数量。
中、美虽大,但唯一唯二,只此两家。邻虽相对小,但数量众多。根据大数原理,一旦某件事物达到了关键的数量优势,那么,它就将吸引更多的人,变得越来越有吸引力,哪怕是一群乌合之众。一个国家赞“中国贡献论”,总比不上十个国家散布“中国威胁论”,“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中美要想获得好的声誉,在很大程度上还要靠邻,也要践行“群众路线”。如何更客观地描述中美邻关系呢?最基本的,中美邻互动的底线日渐清晰。中国新一代领导人集体再次坚持和平发展并强调维护核心利益的底线思维。美国在防止中美武力对抗方面与中国高度默契,美国战略界更是呼吁调整亚太再平衡战略,缓和中美对立。日本安倍政府右倾化严重,得罪的不仅是中国,还有东亚邻居。大多数中小国家不愿中美对立导致自己“选边站”,更不愿做遏制中国的“马前卒”。
因此,中美邻走向不输、和局、共赢的可能性很大。虽然美国和一些邻国联手防华不会变,但认识到对华遏制行不通,遏制中国就等于遏制自己,绑架中国和平发展的讹诈战略也难以奏效,对华政策将更加务实、灵活、趋利、避害。经过几年的较量与磨合,各方通过双边和多边途径,建立有效的预防外交、危机管理、磋商谈判、共同开发机制,以及相通相容的地区发展模式等的需求日益迫切。一个更积极的迹象是,发挥邻国作用,防止中美对抗,加强中美协调,中美邻合作促进地区共同发展和共同安全。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