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非特立的概念义理,它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并非单从古老的文献宝库中发掘而来,它采集了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历史之经验,拓展又有创新。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如此,弘扬传统节日文化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载体。

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她系出名门,“明明可以靠长相”,但却“主要靠气质”,这种气质是中国传统节日发展演变中一直蕴含的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灵魂通融,深入开掘传统节日中“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正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好的践行。

传统节日

在实践中体悟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非特立的概念义理,它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并非单从古老的文献宝库中发掘而来,它采集了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历史之经验,拓展又有创新。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如此,弘扬传统节日文化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载体。

站在民间的立场,中国百姓对传统文化的深意,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来源,不可能如专家学者那样说得条理分明。但是,百姓们在实践中却能深切体悟传统节日文化的内蕴,参与节日活动才会那样郑重而富有智慧。

过春节:阖家团聚,行祭祖仪式,向长辈拜年叩岁,包饺子、蒸年糕,祈福纳祥,求和谐。

过清明节:扫墓追思、插柳踏青、回归自然,展示了重情义、尚孝道的伦理观和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

过端午节:做饰品、插艾叶、划龙舟、纪念屈原,传达出团结奋进的精神和对生命健康、国运昌盛的期盼。

七夕观星、中秋赏月,寄思情,盼团圆……

在这些传统节日活动中,体现了古人丰富的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的价值观念。思想观念的阐释与书写是理论家的事情,实践运用是每一位中国人的事情。传统的节日活动以“家”为园地,年年复现,耳濡目染,沁入灵魂,将中国古人观天地、察生存、求和谐而创造的文化代代延续,使其具有了坚韧的生命力。在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传统节日也在不断更新、扩展,也曾遭遇种种灾难性的打击,但其未从百姓的生活中消逝。美国人类学家露丝·本尼迪克特说:“真正把人们维系在一起的是他们的文化,即他们所共同具有的观念和准则。”中国传统节日正是凝聚民族情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维系国家统一和社会和谐的观念与准则,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海为家

在辗转中坚守核心价值观

理清了传统节日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传承发展传统节日文化就成为要着手进行的工作。学者们站在不同角度研究传统节日文化的继承发展之要义,提出了种种方案,其观点高度一致,但面对现实仍存困惑与忧虑。

春节即到,不免想起每逢传统节日媒体朋友沿街随机采访之种种:

“端午节要到了,你有什么感觉?”

“中秋节就要来临了,你打算怎么过?”

“你过七夕这个节吗?”

得到的答案成为我们论断传统节日存在“品质”的一种证据。专家们普遍认为传统节日的现存状况受外来文化的冲击,在国人心中变淡、变轻了;在消费文化的冲击下,内涵魅力被“吃”的凸显所遮蔽;等等。这些见解不无道理,但笔者认为还是有些悲观了。中国的节日文化是以家国为基础,“在家国一体社会政治结构中,整个社会的组织系统是家族——村落——国家,文化精神的生长路向是家族——宗族——民族。”家,在人的养成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时代的变革,家庭观念不断更新,但与西方相比,中国的家庭和亲属体系在个人身上产生的向心力仍然是强大的、不可忽视的。年轻人迁徙到新的生活地,所组建的家庭多沿袭着养成教育中所接受的有关家的传统。文化观念一旦形成,改造也不那么容易。就如许多北方人在南方生活了几十年还是爱吃面条,南方人移居北方仍然钟爱大米;南方吃的是肉粽子,北方人吃的是枣粽子;四川的高腔、河北的梆子、陕西的秦腔、江浙的越剧,总为家乡人所喜爱。文化的传承个性鲜明如此,且深入骨髓,中国人自不会轻易改弦更张去吃火鸡。否则,早年移居海外的许多华人仍保持着中华文化传统就无法理解了。

文化认同

在传承中践行核心价值观

就个体而言,文化思想的接受在生命初长的时期就开始了,观念与肉身在特定的环境与生活方式中同步成长,血气共融,形成人生命活动的方向性能量与文化认同。

从旧时代走过来的人,他们多数文化程度不高,对传统文化的形式载体在内心世界却有着持久的坚守,他们常数着农历算日子,二月二、九月九、腊八……就是不能正常过节,也要念叨念叨,这念叨的背后是人生经验的一次回顾,是思想观念的一次强化,而他们的言行对后代的影响不能忽略。

新中国成立后出生,到七、八十年代已成为家庭顶梁柱的这一批人,对传统文化的接受是零碎的,是“良莠并收”的。少年时代或因贫穷,没法过个富足热闹的春节,传统节日中有何大义不甚清楚,能吃到粽子、月饼,能添件新衣服就会感到莫大的满足。时光荏苒,生命在延伸,阅历在丰富,当美食、新衣不再成为渴盼的对象,这一批人对传统节日的认同性由低变高,越活越明白传统文化对生存的意义。参与传统节日活动,他们往往最积极,其文化行动对年轻一辈有着某种支配力。

上世纪80年代以后出生的年轻人从课堂、书本、报刊、网络受到的传统文化的教化内容最多,可对传统节日的态度似乎最冷淡,传统文化经由书本知识成为大脑存储的知识,而缺乏身心体悟是问题的一个方面,而他们对西方节日的青睐,并不代表是对西方文化节日内涵的高度认同。西方的节日成为了我们某些青年宣泄情绪的出口,其中还有“从众心理”之作用。笔者始终认为,热心参与西方节日活动的主要人群是学生和大城市的青年。在“县域”群体中,传统的生活方式虽然已经有很大的改变,“父系传代原则”仍在通行。家庭财产继承、婚配经济责任承担、生子姓氏等,多遵循着民间规则,而非法律条文的规定。就是通过读书、打工进入城市,观念的“遗传基因”仍会带入生活。在度过浪漫的情人节以后,要彩礼、买房子,就可能成为进入结婚殿堂的前奏曲。当然,西方节日进入中国,内涵也会被置换,平安夜送“平果”已悄然流行,其“平安”的寓意,显然是中国式的祝福,刻有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印记。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说:“在近6000年的人类历史上,出现过二十六种文化形态,但在这些文化形态中,只有一种文化体系是长期延续发展而从未中断过的文化,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这从未中断的文化,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是我们的‘根’与‘魂’,同时也是世界文明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之源。”

(作者系西北大学文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张少华校对:李丹华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