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坚持以转型升级为中心,努力实现交通运输保障能力新拓展
加快构建“外通内联、顺畅便捷”的交通运输网络,加快提高交通运输服务水平,大力提升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为城乡居民出行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交通运输环境。
1.统筹兼顾,全力构建交通设施管养新机制。创新思路,大胆探索,加快建立长期稳定的国省干线、农村公路、港站枢纽管理养护机制,全面提升公路安全保畅能力和港站枢纽运输组织能力,继续开展“示范路”、“样板路”、文明客运站创建活动,加大巡查管理力度,努力营造具有**水乡特色、“畅、洁、绿、美、安”的交通运输新环境。
2.深化改革,大力提高公共交通服务水平。不断深化客运行业改革,统筹城乡客运发展。克难攻坚,主动作为,创新探索城乡客运一体化建设新模式。通过整合客运资源,加快推进客运企业规模化、集约化、品牌化改革步伐,优化公交运营体制,提升农村客运管理水平,完善出租汽车管理考核机制,全面推进长途客运公司化改革,规范行业行为,提高服务质量,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城乡客运的满意度。
3.因地制宜,全面培育城乡三级物流网络。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市场向导”的原则,大力促进道路水路货运企业资源整合,鼓励普通货运业户合作经营、融合发展,积极引导传统货运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发展。研究编制全市物流业发展规划,以港口物流园区、城市物流基地为中心,打造港口物流网,建设路上公路港,培植戴南不锈钢物流园区,依托乡镇客运站枢纽平台,延伸物流产业链,逐步建立完善市、乡(镇)、村三级物流网络,培植“**快货”品牌线路。
4.突破攻坚,努力做好规划项目上争工作。紧紧依靠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厚植“借势发展、借力发展、借本发展”理念,积极研究创新项目上争思路,破解制约交通发展的资金、土地、政策等瓶颈,做好盐泰锡宜城际铁路、阜兴泰高速公路二期工程、高兴东高速公路等重点项目上争工作,争取“十三五”规划项目早日开工,早日建成,早出形象。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