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当代中国发展的“五大理念”,即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五大发展理念不仅为当代中国发展指引了方向,而且为人类社会的整体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从机体哲学角度解读这五大发展理念,有助于进一步揭示它们之间的有机联系,彰显其深远的理论意义和重要的现实价值。
一
机体哲学是以各种机体的性质、结构和演化规律为对象的哲学分支,西方近代哲学和中国传统哲学中都有很多学者从事过这方面研究。当代中国的机体哲学研究需要立足于新的时代背景和思想基础,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事物普遍联系的思想的具体化,其学科特点类似“系统哲学”或“生命哲学”,具有从某个特定角度透视自然和社会现象的功能。从机体哲学角度看,当代中国的五大发展理念有着内在的逻辑联系,它们从不同方面概括了机体发展的本质特征。“创新”是机体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协调”是处理机体内外部各种关系的合理路径与方法,“绿色”是机体发展的最佳环境,“开放”是机体发展的理想态势,而“共享”则是机体发展应有的价值判断。这五大发展理念相互连接、相互支撑。它们的意义和价值要通过进一步分析中国以至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机体特性才能充分显现出来。
人类社会是由各种类型机体复合而成的复杂系统,人类社会发展的状况取决于各种类型机体的生存状态及其相互联系。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能够将自身的机体特征融入自己的创造物之中,包括工具、机械、建筑等器物,也包括社会组织、机构以至观念体系,从而使机体特性渗透到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然而,由于人们在经济、政治、军事等领域的利益冲突中要广泛应用工程技术及工具、机器等人造物,使得片面化的“工具理性”时常成为各种类型机体发展的异己力量。在人与自然关系方面,技术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会影响各种生物的生存状况。在人类社会活动中,工程风险、军事冲突、过度劳作等因素会危及人们的健康乃至生命,网络攻击、作弊器具、器官移植商品化等现象会破坏社会生活的正常秩序。在精神生活领域,机械的、僵化的思维方式会窒息创造精神,造成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关系的失衡。自工业革命以来,机器的巨大作用深深影响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在很多方面一度屏蔽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机体特性,造成了生态环境和社会生活中的很多重大现实问题,影响了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国必须反思历史经验教训,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理念,而这些发展理念应该重新展现人类社会发展的机体特性,激发社会发展的新的生机和活力。当代中国五大发展理念恰好具有这样的思想特征。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