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党性原则,尊重新闻规律(2)

坚持党性原则,尊重新闻规律(2)

——习近平新闻舆论工作重要讲话解读

三、尊重新闻规律

关于尊重新闻传播规律,这次视察和讲话中,习近平讲述得很实在。他与记者对话,两次提到“客观、真实、全面”地报道事实。在座谈会上,他指出:“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要根据事实来描述事实,既准确报道个别事实,又从宏观上把握和反映事件或事物的全貌。舆论监督和正面宣传是统一的。新闻媒体要直面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直面社会丑恶现象,激浊扬清、针砭时弊,同时发表批评性报道要事实准确、分析客观。”这就是尊重新闻传播规律的内涵。在这里,习近平使用了马克思的话,即“根据事实来描述事实”,用活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习近平这次讲话中,特别论述了正面宣传为主与舆论监督的关系,把一个经常被误读的新闻工作基本方针“正面宣传为主”梳理清楚了。正面宣传不是报喜不报忧,而是强调要以取得正面效果为主。坏事发生了,处理得好,批评有理、有利、有节,传播效果就是正面的;而好事若为局部当权者的政绩服务,传播效果却是负面的,损害党的声誉。近一二年内,发生了多起以弘扬正能量为基调的假新闻,导向似乎正确但社会影响恶劣,因为没有尊重新闻传播的规律。坚持党性原则与尊重新闻规律,两者要统一,以往的教训应该谨记。

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

在2013年的讲话中,习近平就一再提到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提出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讲话第三个标题即“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他的第一句是:“党性和人民性的关系,本来是一个有着明确答案的问题,现在反倒成为一个所谓复杂而敏感的问题了。”习近平注意到“你是替党讲话,还是替老百姓讲话”这种把党与人民对立起来的意识的危险性,他论证了党性和人民性的内涵,他的论证恢复“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这一传统党建理论对我国新闻和宣传工作实践的指导。但在贯彻这个讲话的过程中,除了人民日报发表一篇评论和该报负责人的一篇署名文章外,两年多来没有再看到党性人民性相统一的说法。

这次习近平视察三媒体,再提“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言语之间透露了对人民利益的倾注与关爱。例如习近平通过新华社全媒报道平台远程指挥系统,同正在河南兰考县谷营镇爪营四村进行基层干部作风调查的记者视频连线。总书记指出,基层干部作风事关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新闻记者要深入调查研究,多掌握一手情况。几位刚参加新春走基层采访的记者报了采访见闻。总书记鼓励大家要接地气,多采写群众喜闻乐见的新闻报道。

从每年的新年贺词中,我们可以看总书记对人民生命安危的关注。他2015年新年贺词说:“这一年,我国发生了一些重大自然灾害和安全事故,不少同胞不幸离开了我们,云南鲁甸地震就造成了600多人遇难,我们怀念他们,祝愿他们的亲人们都安好。”他年初离京去的第一个地方,就是赶到鲁甸地震灾区看望那里的人民。而在地震发生之后,有个别媒体却把同一天发生的郭美美被批捕新闻做成真头条,大号标题和配发两张大照片,鲁甸地震死难数百人的新闻,则安排在角落上。

习近平2016年新年贺词说:“‘东方之星’号客轮翻沉、天津港特别重大火灾爆炸、深圳滑坡等事故造成不少同胞失去了生命,还有我们的同胞被恐怖分子残忍杀害,令人深感痛心。我们怀念他们,愿逝者安息、生者安康!群众的生活中还有一些困难和烦恼。党和政府一定会继续努力,切实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障人民生活改善、保障人民身体健康。”习近平如此关切人民的安危,而我们有的媒体当时报道东方之星事件的大标题,竟是“生为国人,何其有幸!”“世界透过沉船见中国决心”。

习近平以自己的言行践行着他提出的“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的要求。

习近平这次讲话再次提出“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很有针对性,因为确实有些新闻工作者没有摆正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忘记了党的新闻工作的光荣传统和新闻职业规范。2015年两会期间,一位新华社记者采访后请当事人审稿,没想到这一行为遭到较多同行的批判,例如一组批评的标题是:“×××亲手为记者改稿,记者独立人格何在?”接着就是这样一些话:“这是对新闻专业主义的亵渎!记者采访,采访完了,稿子写好了,再给被采访者修改,全世界有多少记者这样做?” 一位资深记者发了更多的牢骚:“谁有资格改稿子,这都不懂?……记者把自己的稿子交采访对象修改,这是没有职业操守专业素养的表现……这次改稿之后,又有什么检察长改稿,什么什么改稿,真是无耻无畏,丢尽了行业残存的颜面。”

1943年,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解放日报》总编辑陆定一在《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一文写道:“我们做专业的新闻工作者的人,却有很大的缺点,因为你对于你所报道的事实,没有感性知识,无论如何不会像亲身参加那个工作尤其是领导那个工作的人知道得那样透彻、了解得那样亲切的。所以在你作报道的时候,你一定要去请教那亲身参加或领导这件工作的人,细细的听,好好的记,写成之后还要请他看过(或听过)和改过,写得不好就要听他的意见重新写过,以便真正求得忠于事实。” 穆青、冯健、周原于1966年写的人物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稿子基本完成后,穆青让周原带着稿子到兰考,在县委常委扩大会上,朗读这篇稿子征求意见”。这些县里的领导干部,都是此前的被采访人。2003年穆青逝世前夕还谈到这件事:“在发表前读给大家听一听,这样做的作用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听过的稿子,不会让老百姓在接受时有什么障碍。”

现在我们把这个光荣传统忘了。记者深入实际,向群众学习,做群众的小学生,是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的传统,不应该丢掉。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