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恩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八个重大原则(3)

程恩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八个重大原则(3)

五、国家主导型的市场原则

政治经济学的原理之一,是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即私人劳动或局部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矛盾运动的规律,其内涵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生产某种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在社会总劳动时间中所占比例须符合社会需要,即同社会分配给这种商品的劳动时间比例相适应,且商品交换按照价值量相等的原则进行,而供求关系、竞争和价格波动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以市场价值为基础,是价值规律的具体实现形式;在社会主义国家的计划经济中,按比例规律主要表现为整个社会内有组织的分工与生产单位内部有组织的分工相结合,按比例规律靠占支配和主体地位的计划规律和占辅助地位的价值规律相结合来实现;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按比例规律主要靠价值规律自发调节,计划调节或国家调节作用较为有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必须坚持国家主导型的市场原则。它依据政治经济学的一般原理,强调社会主义可以实行市场经济,而社会主义本身包含国民经济的有计划和按比例发展,要在国家调控主导下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使市场在一般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强调着力解决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问题,就必须积极稳妥从广度和深度上推进市场化改革,大幅度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推动资源配置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强调政府的职责和作用主要是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弥补市场失灵。

目前,应贯彻习近平关于“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辩证法、两点论,继续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上下功夫,把两方面优势都发挥好”[6]的讲话精神,充分认识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市场调节规律(或价值规律)主要是在一般资源的配置领域发挥决定性作用,但发挥作用的条件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不同。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但社会主义经济决定资源配置是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需要将市场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看作一个有机的整体。既要用市场调节的优良功能去抑制“国家调节失灵”,又要用国家调节的优良功能来纠正“市场调节失灵”,从而形成高功能市场与高功能政府、高效市场与高效政府的“双高”或“双强”格局。[7]显然,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建立在公有制为主体、国有制为主导、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础之上的,包括人大、政府在内的整个国家从法律、经济、行政和伦理等多方面的调节力度和广度,必然略大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下的调节能力,从而可以显示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势和高绩效。

我们不能因为国家规划、计划和调节是有人参与的,就否认其中包含客观性,进而认为“国家调节规律”、“计划规律”等概念不成立。照此逻辑推论,市场活动也是有人参与的,其主体就是人,那也就不存在“市场调节规律”、“价值规律”等相似的概念。市场调节说到底,是经济活动的自然人和法人的行为变动,也可以说就是企业的行为或调节,如产品、价格和竞争等方面的所作所为。因此,市场调节规律和国家调节规律都是在形式上具有人的活动主观性,在内容上具有人的活动客观性;良性而有效的微观和宏观经济活动,要求在企业和政府工作的所有人,均应努力使人的主观能动性符合有人参与的经济活动的客观规律性,以便实现主客观的有效统一性。

六、绩效优先型的速度原则

政治经济学的原理之一,是经济增长速度与经济发展绩效要互相协调,有较高绩效的增长速度是最佳速度;资源没有充分利用的较低增长速度,不利于充分就业、积累财富和提升福利,而资源粗放利用的较高增长速度,又不利于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和积累真实财富;要辨证分析和对待国内生产总值这一指标,它既有积极作用又有严重缺陷,不应过度追求;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经济效率、经济效益与经济绩效,都是有异同点的,应突出经济发展的整体绩效优先的经济增长速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必须坚持绩效优先型的速度原则。它依据政治经济学的一般原理,强调我国20世纪80至90年代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大体翻两番,而到2020年,将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10年翻一番,基本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强调在高速增长30多年的情况下,从2013年开始我国进入经济新常态,其标志之一是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重点是过去突出增长速度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向突出经济绩效的集约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提质增效为中心。

目前,要切实贯彻2015年末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于“推动经济发展,要更加注重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稳定经济增长,要更加注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精神。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增大,其原因主要在于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高度依赖物质投入和资源消耗,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迫切需要推动我国经济从速度型发展向质量型发展升级,实现发展动力的转换、发展模式的创新、发展路径的转变、发展质量的提高。我国经济应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经济发展方式应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应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应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以便从总体上坚持绩效优先型的速度原则。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