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期间院士委员们都在关注啥问题?(2)

两会期间院士委员们都在关注啥问题?(2)

摘要:据不完全统计,2012年到2015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三类以上(包括三类)化学新药数量依次为87个、116个、100个、77个,而同期批准的专利中药数量依次为16个、14个、9个、6个。相比之下,不论是从审批速度还是从审批数量方面,专利中药均明显低于化学新药。

王光谦院士:加大对西部人才建设的支持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科学院院士、青海大学校长王光谦建议,国家应从战略角度,对西部地区大学的人才建设提供支持。

“创新发展是靠人才的。没有高端的人才,就不可能有高水平的大学,也不可能做出创新发展的作用。”2013年7月,清华大学教授王光谦受清华大学委派对口支持到青海大学担任校长。近三年的时间,他深深感到人才不足是制约西部地区高校发展和人才培养的瓶颈。

谈到如何解决,王光谦提出建议,改变“万人计划”只选人的方式,增加“万人计划岗位”。“给西部高校300个岗位,评选出来的人就到西部来工作,岗位提供相当于万人计划的待遇。比如高端人才享有每年20-30万元的岗位津贴,博士毕业有10万元的岗位津贴。通过这种方式,让西部能够吸引人才。即使人才流动也不怕,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我们岗位在,就不怕人才不来。而且我相信,后面来的人才一定比前面的还要优秀。”王光谦说。

郭华东院士:国家可实行诺奖战略

“中国目前出现了一些诺贝尔奖量级或接近诺奖水平的科学家,在这种情况下,科技界、政府应主动向前推动。”在全国政协科技界小组讨论上,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院士郭华东提出国家可以将诺贝尔奖作为一项战略开展顶层设计。

像经济领域的GDP指标一样,诺贝尔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一个国家的科学发展水平,是全球重要的一个比较量。“日本在若干年前把诺贝尔奖放到很高的层面去运作,由政府下决心把诺奖作为一个目标去做,这些年来日本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持续不断。”郭华东说。

“屠呦呦获诺贝尔奖是我国科技发展的一个跨越,标志中国已走上诺贝尔奖的台阶。前瞻未来,一个科研经费投入和科技论文名列世界前沿的国家,也应该到了将诺贝尔奖作为战略的发展阶段。”郭华东说。

李兰娟院士:提高全科医生福利待遇水平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认为,全科医生培养要通盘考虑,统筹规划,做好顶层设计。要全面提升全科医生医师的理论与实践水平,缩小全科医生和专科医生差距,鼓励和引导全科医生深入基层,适当提高全科医生福利待遇水平。

对此,她提出建议:全科医生的选拔要在大学本科毕业的基础上,再经过三年的规范培养,实行分类管理,分类安置。全科医生开展社区卫生服务,作为家庭医生,成为双向转诊守门人,并定期到县及县以上医院进修学习,跟上医学发展的知识更新。社区全科医生开展基本服务,除工资收入外,应允许开展上门的特殊医疗、保健服务,有一定收费,这样这支队伍才能稳定,才能使人人享受医疗保健成为可能。

武向平院士:不应追求基础研究的跨越式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天体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认为,党和国家对科技创新引领发展的期望很高。愿望虽然迫切,但还是应清醒认识到基础研究是个累积的过程,不应追求跨越式发展。他认为,短时间内用大量的资金投入去催生成果,可能适得其反。打好基础是为了给下一步工作做好铺垫,应保持平常心,客观看待发展的速度和程度。科技部门在制订规划时要尊重发展规律,不要冒进。

此外,科研项目“后补助”不能“一刀切”,要按照科研单位的实际情况,分类管理。比如数学等基础学科的项目经费本来就不多,有些做基础研究的科研单位需要引进这些学科的专家人才时,在“后补助”的情况下,经费压力就会非常大。另外,基础研究是要面对失败风险的,出不了成果就拿不到补助,不利于保护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的积极性。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李琨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