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英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2)

杨英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2)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在我国改革开放进程行至最为关键之时刻,我们党在全党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凝聚了党心民心,巩固了执政基础。2013年7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强调:全党同志要不断学习领会“两个务必”的深邃思想,始终做到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实事求是、一心为民,继续把人民对我们党的“考试”、把我们党正在经受和将要经受各种考验的“考试”考好,使我们的党永远不变质、我们的红色江山永远不变色。

习近平总书记在这里将把人民对我们党的“考试”考好,作为使我们的党永远不变质、我们的红色江山永远不变色的重要保障,可见“人民”二字在总书记心中的分量。所以总书记郑重强调,“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权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他语重心长地指出:“我们党的执政水平和执政成效都不是由自己说了算,必须而且只能由人民来评判。人民是我们党的工作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其言也谆谆,其意也深深。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根基在人民群众、血脉在人民群众、力量在人民群众。”他还多次强调,人民是我们力量的源泉。传递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始终占领意识形态主战场,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者的重要使命。军事战场,以“力”服人;意识形态战场,以“理”服人。这里的“理”,是指理论和思想。理论和思想从哪里来,从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中来。

“我们要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尊重实践、尊重创造,鼓励大胆探索、勇于开拓,聚合各项相关改革协调推进的正能量。”习近平总书记2012年12月在广东考察时的重要论述要言不烦,十分深刻地道出了我们党的理论和政策的实践源泉。

30多年来,从安徽小岗村村民探索“大包干”到在创办经济特区的实践中“杀出一条血路来”,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系列重大改革之所以取得成功,人民的首创精神居功至伟。改革开放伟大实践充分证明,唯有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尊重实践、尊重创造,鼓励大胆探索、勇于开拓创新,才能始终使改革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并不断向人民学习,是破除美国学者普特南提出的“缸中之脑”幻象的唯一路径。保持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始终符合时代要求,顺应民心民意,就必须把我们的头脑和广大群众的实践结合在一起,而不是脱离身体的“缸中之脑”。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要做群众的学生,他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放下架子,甘当小学生,多同群众交朋友,多向群众请教,要真正悟透群众是真正的英雄。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既是总书记对新闻舆论工作者的谆谆教诲,也是对全党同志提出的明确要求,代表着新闻舆论工作乃至全党各项工作的大方向。我们当铭记在心,身体力行,向世界传递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凝聚全体人民力量,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鼓与呼。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