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房价“虚火”向二线城市传导(2)

警惕房价“虚火”向二线城市传导(2)

市场反应:京沪市场交易者心态急切

在上海新政策25日出台的前后一天,楼市出现成交量暴涨。24日,上海市一手房签约套数达到1706套;25日更是刷出2499套的新高。虽然到27日该数字回落至958套,但与去年3月的日均成交量170套相比,仍高出不少。

业内人士分析,虽然上海已经明确新政策自3月25日起正式实施,但仍有一些开发商和中介机构抱有侥幸心理,期待政策发布到交易中心落地执行会有一段滞后期,不少购房者也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赶着网签,制造了近日成交量新纪录。

在新政策出台后的首个周末,记者走访多个楼盘发现,开发商已提前打响客户“争夺战”,争抢已严重缩水的目标客群。已拿到预售证的楼盘旋即入市,如位于上海新天地板块的高档楼盘“复兴珑御”加推8套平层大宅,融创“滨江壹号院”已先于预定开盘日期直接开售。

与此同时,由于部分刚需群体购房受限,不得不转向类住宅项目,酒店式公寓等商住产品开始抢手。26日,上海改善型商住项目“龙湖·新壹城”当日认筹破百。一位购房者表示,因限购门槛提升失去购房资格,只能转向类住宅产品。

在尚未继续收紧限购的北京,开发商和购房者也似乎在跟时间赛跑。在北京回龙观地区的“首开国美风唐”,前来咨询的客户问得最多的问题就是贷款政策会不会变。

开盘仅一周就售罄的“首开熙悦尚郡”虽已无房可卖,但现场依然陆续有客户前来咨询。“项目均是100平方米以上的大户型,每平方米均价6.5万元,申购者基本都是购买二套房。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出台新政策,提高二套房贷款首付款比例,北京没准也会调整政策。”销售顾问告诉记者,“只要申购者购房资质审核通过,我们马上帮助客户办理贷款。”

与京沪楼市的“急切”不同,深圳市场仿佛进入了平稳期。有刚需的陆瑶从2015年以来一直关注楼市,她说:“深圳房价应该会比较平稳。我打算先观望一个月,等稳定一点再考虑出手。”

但部分投资客的脚步依然没有放缓。27日,位于深圳龙华新区的海宁公馆项目开盘,记者在现场看到,等候区设置了约2000个座位,上座率约80%。一位陈姓女士告诉记者:“看中了小户型,主要为了投资。”

沪深周边楼市上涨 警惕二线城市楼市“虚火”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自2015年7月京沪深房价全面同比上涨以来,这三座城市一直领涨全国楼市。

上海市住建委主任顾金山表示,去年下半年以来,特别是进入2016年,上海房地产市场出现了过热情绪,房价形成了加速上涨的趋势,同时也有投资投机性需求回潮、部分企业及从业人员违规操作等一些新情况、新问题。

深圳房价接连暴涨更是大幅抬高了刚需的购房门槛,透支未来的市场需求。世联行数据显示,目前深圳首套房购房门槛已提升至290万元,而2012年至2014年,深圳首套房购房门槛分别是151万元、165万元、209万元。

深圳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王锋表示:“房价与收入水平的差距越拉越大将大幅降低居民的购房能力,不利于留住人才支撑产业转型升级。”

国泰君安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任泽平认为,新政策降低了一线楼市的增量需求,将明显降低一线城市房价涨速,但要防止房价过快上涨蔓延至二线城市。

由于资金的溢出效应,大量资本有进入一线城市周边及热点二线城市的苗头。沪深新政策出台之后的首个周末,其周边楼市快速升温。在毗邻上海的昆山,万科推出的500套房源被抢一空,购房客7成来自上海;临近深圳的松湖碧桂园开盘当日即去化8成,揽金25亿元。碧桂园人士告诉记者,深圳楼市政策收紧,刚需挤出效应明显,松山湖作为临深热区,备受深圳刚需青睐。

业内人士担忧,在一线城市门槛渐高、政策收紧的背景下,过剩资金可能流向周边,并将这些经济体量较大、供需关系偏紧的二线城市作为“避风港”。各地政府应警惕一线城市房价“虚火”向周边及其他二线城市传导。

(记者 郑钧天 赵瑞希 孔祥鑫)

责任编辑:杨雪校对:蔡畅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