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是如何形成的——读习近平《知之深 爱之切》(2)

思想是如何形成的——读习近平《知之深 爱之切》(2)

做改革的促进派,增强改革的主动性和协调性——有关改革的论述

做改革的拥护者。习近平同志指出,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如果不下决心进行一场改革,“不仅四个现代化没有希望,甚至要发生亡党亡国的危险”。增强改革的自觉性,主动、敏感性,提高改革责任感,“不改革才是犯了大错误”。

做改革的实践者。改革重在落实,要刚性执行、坚决落实中央与国务院的规定,扎扎实实抓落实,不能“前紧后松,虎头蛇尾”。“要开短会,说短话,写短文章,内容要精,文理要通,切忌空话、套话,言之无物。办事讲时效,不推诿、不拖拉、不马虎,自己事自己办,今日事今日毕。要敢于碰硬,敢于负责,敢于解决问题。”要照镜子,找差距,一层一层抓典型,“边查边改见成效”。

做改革的清醒者。习近平同志指出:要把经营权和所有权的适当分开当做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改革戏必须大家唱”,把各种学历、年龄的人“都使用起来、跑起来、积极性调动起来”;把握好改革的节奏,“改革既要积极、主动,又要稳妥、慎重”,不搞一刀切,不搞一哄而起,“要有领导有步骤地进行”。

做改革的保护者。改革是创新,允许改革有失误,“改革者的责任,正是率先冲锋陷阵,带领群众前进”。只要看准了,就应该义无反顾,锐意进取,各级干部要为勇于改革的同志做“保护伞”。

做改革的拥护者,做改革的实践者,做改革的清醒者,做改革的保护者,就为当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全面深化改革思想,奠定了思想基础。

人才兴则国家兴,要从战略高度认识人才的重要性——有关人才的论述

习近平同志指出,没有人才,经济就不会振兴,现代化的目标就会化为泡影。人才兴,则国家兴,要从战略高度认识人才,“把开发人才作为战略重点和经常性工作任务”。

要树立新时期正确的用人观。习近平同志认为,对待人才的正确态度,应是“既要看小节,更要看大节”,要坚持德才兼备的标准,“任何道德败坏的人(包括“三种人”)都不能进领导班子,这是原则、立场问题”。要求贤若渴、爱才如命,大胆信任、放手使用,用其所长、避其所短,求其贤而尽其才。他还强调,人才开发要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坚持常抓不懈的原则,讲究实效。

时代变革,青年为先锋。习近平同志指出,当代青年要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与革命的人生观,进一步提高觉悟,坚定改革的信心。青年要勤奋学习,立志成才,“拿出实实在在的真本事、扎扎实实的硬本领”。大学生珍惜时光,“早日以优异成绩成就学业,为祖国的四化建设挑梁扛柱,竭智尽才”。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