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核安全领域的进展报告(2)

中国在核安全领域的进展报告(2)

三、建设和运营核安全示范中心

中国与美国合作建设的中国国家核安全示范中心于2015年12月提前建设完工,并于2016年3月正式投入运行。示范中心集成国内外成熟先进的技术和仪器设备,包括展示培训楼、分析实验楼、环境实验楼、模拟核材料库、核材料衡算模拟设施、响应力量培训与演练设施、室外实物保护测试场以及国内外一流的培训教学设施及国际交流配套设施,涵盖核安全、核保障监督、核材料管制、实物保护等多个领域,具备人员培训、技术研发、国际交流、测试与认证等功能。该示范中心是亚太地区乃至全球规模最大、设备最全、设施最先进的核安全交流与培训中心。

中国将积极落实习近平主席在第三届核安全峰会上的承诺,以该中心为平台,与其他国家及国际原子能机构等国际组织开展交流与合作,为提升中国及亚太、全球核安全水平做出贡献。

四、加强高浓铀安全

中国重视高浓铀安全,支持在技术和经济可行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减少高浓铀的使用。2015年9月,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高浓铀研究堆卸出高浓铀堆芯;2016年3月,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完成了高浓铀研究堆的低浓化改造工作。加纳高浓铀研究堆改造项目进展顺利。2014年9月,中国与加纳签署了《关于为研究堆协助供应低浓铀的协定》,项目正式进入实施阶段。2015年12月,中美签署相关商务合同,加纳研究堆低浓铀燃料元件开始加工。

中国愿本着自愿、务实的原则,与相关国家协商改造自中国进口的高浓铀研究堆,并与国际社会分享高浓铀研究堆低浓化改造技术经验。

五、强化放射源管理

中国支持在严格管理、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促进放射源在民用领域的应用,着力提升国内放射源安全水平。中国严格执行放射源安全管理标准,全方位涵盖放射源生产、销售、运输、使用、收贮等环节;全面推进中国各城市放射性废物库安保升级,完成《城市放射性废物库安全防范系统要求》,与美国开展放射源安保方面的合作;完成了1.5万多家放射源利用单位的安全检查,妥善处置了废旧放射源;加强放射源安全能力建设,积极开展人员培训和安保实战演练;推进放射源安保技术研发,开展高风险移动放射源跟踪系统、辐照装置安保技防措施等研究设计工作。

六、打击核材料非法贩运

中国将打击核材料非法贩运视为防止核恐怖主义的重要环节,一贯高度重视防扩散出口管制工作。中国不断加强国家开放口岸防范核材料及其他放射性材料非法贩运基础建设,已在全国重要的海港、空港、公路及铁路口岸配备各类辐射探测设备1000余台;加强重点大型港口辐射探测覆盖面,在上海洋山港和天津东疆保税港区即将对进出口集装箱实现100%辐射探测;提高一线执法人员能力,利用中美合作建设的中国海关辐射探测培训中心,已成功举办辐射探测培训、出口管制商品识别培训班45期,培训国内外学员达1280名,海关兼职教师30余名;参照核供应国集团最新管制清单,及时修订并严格落实核及核两用品出口管制清单,于2016年1月1日起正式执行最新《核出口管制清单》;与美国、俄罗斯等就防范核材料及其他放射性物质非法贩运签署合作文件,并于2015年10月与俄罗斯成功举行中俄边境防范核材料及其他放射性物质非法贩运联合演习。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