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树精神”更是一种乐于奉献的境界

“栽树精神”更是一种乐于奉献的境界

4月3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习近平强调,发扬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精神,多种树、种好树、管好树。他还叮嘱一起参与植树的学生们,10年后,20年后,你们可以回到这个地方来看看你们亲手栽下的树苗长得怎么样了。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236

“前人种树,后人乘凉。”其实更是一种乐于奉献的崇高思想境界。常常用来形容我们目前所做的一些工作,是需要较长时间后才能体现出相应的效益和价值。所以,这次习近平总书记在参与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再次强调和突出了“要发扬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精神。

事实上,我们许多人都有过一种体验,当看到兰考的泡桐,便会自然想起焦裕禄;当看到大亮山林场,便会自然想起杨善洲;当看到东山的满山木麻黄,便会自然想起谷文昌。为什么这些已经过去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事,却没有让岁月洗去人们的记忆?答案很简单。就是源于他们都拥有一种甘于“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胸襟和气度。所以,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就是应该多做造福子孙后代的事情;少做一些“拍脑门”的决策。

然而,在我们当前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却总有一些党员干部,常常急功近利,好大喜功。喜欢搞一些“短、平、快”的项目,始终不愿意做那些虽然利民生但见效慢的工作,结果导致了许多项目不但后劲不足,还往往伴随着他们的调任,最后演变成为了“烂尾楼”。显然,这部分党员干部之所以这样做,就是因为他们缺乏“宗旨意识”、缺少“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奉献精神。

为此,“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应是我们广大党员干部必须拥有的精神之一。回首历史,“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为治理水患,率众修建了都江堰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变为天府之国,都江堰至今仍就灌溉田畴,成为惠泽千秋的工程。”这一生动的事例,足以说明“栽树精神”确实值得大力弘扬和倡导。尤其是我们广大党员干部,服务的对象是群众,服务的环境在基层,是否真正具有这种“栽树”精神,会直接关系到一方的经济社会发展。

爱默生说过:“原因与结果、方法与结局、种子与果实都是不可分割的,这是因为原因预示了结果,方法注定了结局,种子孕育了果实。”所以,这次习近平总书记在参与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再次突出了“栽树精神,我们广大党员干部无论干任何工作,只有时刻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融化在血液中,始终坚守“功成不必在我”的无私奉献,才能助推中国这首巨轮到达梦想的彼岸!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

网友之家栏目投稿邮箱为:jst71ztz@126.com,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责任编辑:李丹华校对:于川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