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智乾:国外城镇化模式给我国的启示(2)

张智乾:国外城镇化模式给我国的启示(2)

各国城镇化的经验和教训启示我们,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不仅要重视量的扩大,更要重视质的提高。

据此,笔者认为,在城市化过程中:

(一)要正确处理市场主导与政府引导之间的关系。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政府则要运用行政、财税、规划等手段,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引导。着力加强对土地资源的宏观管理,把握好集中与扩散之间的度,合理布局城镇和产业体系,解决好外部性导致的市场失灵问题。

我国土地资源少,城市用地与耕地、水资源等承载能力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既要尊重市场规律,有效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又要加强政府有效调控能力,推动城镇化健康发展。

(二)要正确处理城镇化与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产业发展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基础,没有发达的产业作为支撑,城市发展就无从谈起。要坚持把城镇化与调整产业结构、培育新兴产业、升级传统产业、发展服务业、促进就业创业结合起来,引导城镇集聚、产业集群,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稳步推进农村人口转移,防止陷入拉美式“有城无产”的“过度城镇化”陷阱。

(三)要正确处理发展中心城市与中小城镇之间的关系。各国在城镇化过程中无不采取带有“偏向性”的发展策略,即集中资源优先发展大城市特别是中心城市,在一定阶段加速城镇化进程。我国土地资源少、人口众多,具有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特征,有必要借鉴日韩等国“大城市—卫星城—小城镇”的城镇网络化建设方法,以“大都市圈”作为城市化发展方向,实行组团式的城市结构。既充分发挥大城市的集聚效应,也着力增强大都市的辐射能力,更好地把周边的小城镇纳入块状的城市圈内,逐步缩小区域差距和城乡差距。

(四)要正确处理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在城镇化进程中,不能一味追求高速度和规模扩张,必须坚持生态文明理念,着力提高城镇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防止有速度无质量的城镇化和拼耕地、拼资源的“房地产化”。要按照“生态优先、绿地优先、开放空间优先”的原则,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循环经济,倡导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走生态型城市、紧凑节约型城市和创新数字型城市之路。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