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银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发展(4)

洪银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发展(4)

四、经济发展理论的创新发展

经济发展进入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领域本身就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一个重大进展。研究中国的经济发展,必须明确所处的发展阶段。随着发展阶段的变化,经济发展理论也就需要随之创新。经济发展理论创新的基本要求就是遵循经济发展规律,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要求的:“实现我们确定的奋斗目标,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发展必须是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必须是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在经济发展理论方面的创新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理论。其中包括:将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包含在现代化进程中并作为现代化的具体阶段来推进理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理论;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的现代化道路理论等。

二是科学发展理论,即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之下的经济发展理论创新。其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发展是第一要义,以人为本是核心,全面协调可持续是基本要求,统筹兼顾是根本方法。

三是开放型经济理论。其主要内容包括:社会主义国家要借鉴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要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以增强自身的国际竞争力;要利用国际和国内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建立互利共赢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四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理论。其主要内容有:增长不等于发展,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更多依靠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更多依靠节约资源和循环经济推动,更多依靠城乡区域发展协调互动,不断增强长期发展后劲。

党的十八大以后,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一方面,我国经济发展总体摆脱了低收入阶段进入中等收入阶段,脱贫攻坚也进入最后冲刺阶段;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在实现全面小康基础上向现代化迈进的问题,历史性地摆在我们面前。另一方面,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需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践的理论总结,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理论的重大创新成果。与此相关的经济发展理论也取得了新的进展。

1.关于经济新常态的论述。其内容主要包括:增长速度要从高速转向中高速,发展方式要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经济结构调整要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发展动力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

2.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理论。其内容主要包括:第一,创新驱动是新的发展方式。在资源环境供给和低成本劳动力供给严重不足的条件下发展方式由要素和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其中科技创新起引领作用。第二,科技创新要实现自主创新。创新驱动需要突出自主创新,与发达国家进入同一创新起跑线,与之并跑,甚至领跑,在科技和产业上占领世界性制高点。第三,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对接,推动产业转向中高端。一方面,需要创新绿色技术,创新战略性新兴产业;另一方面,要进行存量调整,化解过剩产能、淘汰污染和落后产能。第四,加强产学研协同研发,着力推进新技术孵化。

3.需求拉动理论。其内容主要包括:第一,发展引擎由外需转向内需。随着经济增长和全球经济环境的变化,那种主要依靠出口和国外直接投资来推动经济增长的战略的重要性将降低,国内经济成为推动增长的发动机。第二,发展方式转变。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转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发挥消费对增长的基础作用,发挥投资对增长的关键作用,发挥出口对增长的促进作用。第三,扩大消费需求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其途径包括培育消费力、发展消费经济、发展满足消费需求的新产业和新服务等。

4.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实践证明,在发展中国家,即使转向市场经济,只靠需求也不能长期有效地拉动经济增长。在多年的需求侧改革并取得明显成效基础上,要实现质量效率型发展,就需要在供给侧推动经济增长。其内容主要包括:第一,推动有效供给,克服结构性供给短缺和过剩,避免无效和低端供给。第二,在供给侧提供增长动力。其实现路径是结构性改革,主要涉及科技创新体制、精细化管理体制和激励性制度等。第三,是激励和调动各个方面积极性。如果说需求侧突出的是市场选择,提供发展压力;而供给侧则突出经济激励,提供发展动力。例如,给实体经济减税减息减负,调动其发展积极性,释放其发展活力。

综上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项伟大成果。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同改革开放新的实践结合起来,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形成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许多重要理论成果。这些理论成果,是适应当代中国国情和时代特点的政治经济学,不仅有力指导了我国经济发展实践,而且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实践和经济发展道路的理论概括与总结。在这一理论的指引下,我国经济体制实现了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国民经济转向又好又快科学发展的轨道,人民生活水平正在由总体小康迈向全面小康。所有这些都产生了明显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效应。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指导中国的经济建设,必将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本文为作者主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大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