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把握《党委会的工作方法》的现实意义
经典的力量,就在于能够穿越时空。空间上,可以放之四海而皆准;时间上,可以启之未来而永新。毛泽东《党委会的工作方法》就是这样的经典。文章从12个方面做了系统诠释。这12条方法,条条都是法宝,句句都是精华。综合一下,主要包含6个方面的内容。
1.规矩意识。《党委会的工作方法》,既是讲方法,更是讲政治纪律、政治规矩的。比如文章第二条,“要把问题摆到桌面上来”,不要在背后议论,这既是方法,又是规矩。文章第十一条“力戒骄傲”,提出禁止给党的领导者祝寿,禁止用党的领导者的名字作地名、街名和企业的名字,保持艰苦奋斗作风,制止歌功颂德现象。今天的“八项规定”,可以看作当年西柏坡“六条规定”的“升级版”。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批示精神、重温《党委会的工作方法》,就要紧密联系思想、工作、作风实际,深刻认识严明政治纪律、政治规矩的现实针对性和重要性,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2.民主精神。毛泽东指出,党的委员会有一二十个人,像军队的一个班,书记好比是“班长”。但是,这个“班长”不同于军队的班长,最大的不同是要坚持民主的原则。“班长”要善于发挥各委员的作用,加强集体领导。1948年9月20日,毛泽东为中央专门起草了《关于健全党委制》的决定,决定指出:“党委制是保证集体领导、防止个人包办的党的重要制度。”在《党委会的工作方法》中,毛泽东进一步指出,领导干部要“不耻下问”,善于倾听下面干部的意见。先做学生,然后再做先生;先向下面干部请教,然后再下命令。开会要事先通知,像出“安民告示”一样。这些要求,既体现了民主的政治原则,也体现了民主的科学方法,是今天搞好党内民主、健全党内民主生活的科学指南。
3.团结力量。毛泽东主要讲了三条:第一,“互通情报”、寻求共同语言,是团结协作的基础。毛泽东要求党委各委员之间要把彼此知道的情况互相通知、互相交流,不能“老死不相往来”。第二,我们都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要加强团结,不仅要善于团结和自己意见相同的同志,而且要善于团结和自己意见不同的同志。第三,划清两种界限。毛泽东要求党委会要划清“延安”与“西安”、成绩和缺点这两种界限,目的就在于分清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从而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西柏坡时期,是我们党空前团结的时期。五大书记彼此信任、团结协作,其他书记有不同意见总是向毛泽东直言相陈,毛泽东也总是虚心纳谏。在大决战的日子里,中央领导核心实行集体办公,民主气氛更加浓厚。每天晚上8点钟,刘少奇、朱德、周恩来、任弼时四位书记都准时到毛泽东的办公室开会,一起查看地图,研究战报,各抒己见,相互补充,共同商量,集体决策。即便是对王明这样犯过严重错误的同志,毛泽东也总是本着团结的原则,苦口婆心相助相劝。学习《党委会的工作方法》,就是要学习毛泽东诚于团结、善于团结的思想和方法。
4.全局观念。第一,要胸中有“数”。毛泽东要求党委会要关注基本的统计、主要的百分比。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要掌握“大数据”,用“大数据”说话,借“大数据”谋划,凭“大数据”决策,这也是毛泽东工作方法的一个显著特点。大数据意识让毛泽东能够纵览天下事、胸罗百万兵。第二,要调查研究。毛泽东指出:“在任何群众运动中,群众积极拥护的有多少,反对的有多少,处于中间状态的有多少,这些都必须有个基本的调查、基本的分析,不可无根据地、主观地决定问题。”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和决策权。第三,要学会“弹钢琴”。毛泽东指出,党委的同志必须学好“弹钢琴”。胸无全局的人,是弹不好钢琴的。胸怀全局,才能知道中心工作和其他各项工作的关系摆布及力量分配,从而分清轻重缓急,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在西柏坡,面对千头万绪的工作,毛泽东日理万机,既要指挥打仗,又要搞好土改,发展生产,统一财经,还要整党、整军、发展文化教育、开展城市接管、发展工商业、处理外交、做好群众工作、谋划新中国蓝图等等,所有工作都处理得井井有条。学习《党委会的工作方法》,就是要学会胸怀全局、有条不紊、弹好钢琴的工作方法。
5.求实作风。毛泽东批评有些同志,虽然也抓主要工作,但是抓而不紧,等于不抓,所以工作还是不能做好。抓“紧”,就是行动要快,发力要准,效果要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工作,善始善终、善做善成,防止虎头蛇尾。毛泽东在西柏坡仅仅10个月,三大战役仅仅打了4个多月,解放区土改雷厉风行,如果不是抓“紧”,取得这样的成就是不可能的。五大书记一班人在西柏坡,常常彻夜工作,一天休息不了几个小时,抓紧研究、抓紧部署、抓紧开会、抓紧写电报……一切工作都在抓紧上做文章,从而在简陋的条件下创造了辉煌业绩,迎来了新中国的曙光。今天,重温《党委会的工作方法》,党员干部就要像毛泽东要求的那样,夙兴夜寐、激情工作,抓紧抓实,只争朝夕。
6.清新文风。毛泽东在《党委会的工作方法》里提出,讲话、演说、写文章、写决议案、开会都要“精兵简政”、简明扼要。毛泽东这篇文章,运用了党员干部和普通群众所熟悉的语言,形象生动,便于理解、记忆和运用,没有一句空话,文章本身就是“精兵简政”的样板。习近平总书记反对“假、长、空”的恶劣文风,提倡“短、实、新”的清新文风,他在党的十八大以来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讲话,让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听得懂、记得住、感触深、收获大。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