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赣州瑞金市坚持因地制宜、扬优创特,激活红色基因,大力培育红色文化、关爱文化和感恩文化,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着力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等中央主流媒体对瑞金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做法作了重点宣传推介,瑞金被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和全省精神文明建设试点县市。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着眼于教育化人,加强学习阐释,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认同。我市充分利用各种形式解读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通俗化、具体化。
多种形式解读核心价值。去年以来,我市结合实际,区分层次、突出重点,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如在党员干部、市民家庭、少年儿童、中小学分别开展了“中国梦?我的梦”系列主题活动、“有爱的家”随手拍、“我心中最美的家庭”绘画比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进(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活动”等;编印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系列读本教材;组织老红军、党史专家、红色景区讲解员到中小学校巡回举办“红色报告会”;创新开展“一日一句”理论学习,每天通过各种媒体推送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经典语录,经验做法入选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典型案例;利用“连心”干部与基层群众密切联系的优势,组织乡村干群开展“干群夜谈会”宣讲活动,被推荐参评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将习近平寄语《至成学子之歌》等100首歌曲制作成《赏雅乐?养正气》德音雅乐光碟免费发放,开展德音雅乐手语操比赛。
深入挖掘红色历史文化。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蕴含的精神内涵和核心价值,组织编写了《漫画红都》、《红都瑞金》、《伟大的苏区精神》等50多种乡土教材;拍摄制作了《发姑》等苏区题材的电影、电视剧;创排了《红姑》、《杜鹃花开》等红色剧目;制播了《信仰的力量》、《八子参军》、《一生守望》等广播剧;推出了《建政》、《扩红》等情景再现;开发了《信仰的力量》等一批现场教学党课。其中《漫画红都》成为全省唯一入选文化部“2015年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动漫扶持计划”扶持项目,《试夫》获华东六省一市地方小戏大赛银奖,“红色文化育新人”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入选全国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百家经验”。
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开展“名著进万家”读书活动,精选《论语》、《孝经》等20多部经典向全市重点推荐普及;开展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先后邀请了9位传统文化专家为我市教师开展师德培训,选派162名骨干教师到全国各地参加传统文化培训专场学习,学校定期向学生发放《弟子规》力行对照表,利用升国旗、晨读的机会在师生中开展诵读经典活动,把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融入学生日常“洒扫应对”的家庭作业中,把《礼运大同篇》等经典歌曲作为学校上课铃声向全市中小学推广,让传统文化融入到学校学习生活的每一个环节;以道德讲堂为平台举办中华传统文化论坛,邀请专家学者围绕“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中华母教,建和谐家庭”、“中华诗词与核心价值”等主题,深刻阐释传统文化的内涵和对当代社会的价值意义。
着眼于成风尚善,大力宣传引导,营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大气场。为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人们的价值追求和自觉行动,我市各新闻媒体、网络媒体和社会媒介同频共振、精准发力,在全社会唱响“三个倡导”24个字。
传统媒体持续发力。瑞金报、瑞金电视台、瑞金广播电台、《瑞金手机报》统一开设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列专题专栏,在黄金时段、重要版面,长期刊播“我们的价值观”公益广告和“讲文明树新风”原创公益广告作品。瑞金电视台对每一期市道德讲堂总堂活动全程摄录并开设“道德讲堂”专题播出,目前己播出15期,制成光碟发放到各单位各乡镇村居道德讲堂观看学习;瑞金报推出“红色摇篮”专刊长期宣传红色历史文化,开设“瑞金好人”专栏刊播“魅力瑞金——时代楷模”和“身边好人”先进事迹,开设“不文明行为曝光台”曝光市民不文明行为,开设“拍客”专栏记录市民身边的感人瞬间。
新兴媒体引领风尚。积极推进“互联网+”,建设瑞金文明网,成为赣州首家加入中国文明网联盟的网站,精心制作动画动漫丰富网站传播形式;在中国瑞金网等市属网站和部门单位内部网站首屏位置常年开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题;全市有公共服务职能部门单位的微信平台常年开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专栏和“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专题,“文明瑞金”微信公众号开设了“核心价值”、“身边好人”、“我们的节日”、“啄木鸟行动”等20个专栏,图文并茂发表原创文章249篇,因在微信平台上的活跃度和原创程度,获得腾讯官方共11项原创保护功能,其中传统节日H5页面微场景展示达18万人次,“啄木鸟行动”曝光专栏共收到市民反映问题1291项,协调解决1213项,在媒体发布解决典型问题118个;开展“文明网上行”活动,发展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1200余人,组建“文明瑞金”微友群,定期开展“文明瑞金”微友沙龙活动;在道德模范、美德少年、最美人物系列、瑞金精神、市树市花等评选中利用微博、微信、博客、论坛、贴吧、QQ群等吸引干部群众参与投票评选,参与人次突破30万。
社会媒介亮点频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创建文明城市、志愿服务、身边好人、传统美德、文明旅游、法治教育、环境保护、未成年人教育等“十个一”为内容打造了公务大楼、金穗小学等26个城区示范点和金都大道、红都大道等8条文明示范街,成为城市靓丽风景;突出以建设一座村史馆、一个道德讲堂、一个农家书屋、一个文化活动室、一面公益广告墙、一个身边好人榜、一个宣传栏、一套遵德守礼提示牌、一支志愿服务队、一支文化宣传队等“十个一”为主要内容建设了黄沙华屋、沙洲坝洁源、大柏地院溪等18个乡村示范点;打造了瑞金宾馆、孝德素食堂等一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餐厅;编印《漫画文明——瑞金市民手册》、《我们的价值观》、《文明之花?开满红都》、《关爱在行动》、《学有榜样?模范工程》等系列读物免费向市民发放,普及文明礼仪知识、公益广告作品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张贴《图说我们的价值观》宣传画3.3万张,设置遵德守礼提示牌2.1万块;在全国率先研发微信公益广告咖啡机在景区景点等公共场所安放宣传;精心设计印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手机贴、购物袋、雨伞、日历、台历等免费向市民发放,在单位和户外LED屏、银行ATM机屏上长期显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真正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融入到市民生活的细小环节中;在重大会议期间组织领导干部现场答题,推动党员领导干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文明城市创建知识的学习。
着眼于心灵感召,实施模范工程,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示范榜样。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关于开展“连心、强基、模范”三大工程的工作部署,大力推进实施“模范工程”,坚持用鲜活的榜样和典型的事迹感召群众、引导群众,营造学有榜样,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
在平凡岗位中选树典型。利用单位推荐、干群举荐、个人自荐的形式,从普通干群中发掘典型,坚持不懈开展“道德模范”、“扶贫标兵”、“最美教师”、“最美家庭”、“美德少年”等十大类先进典型公开推荐评选活动,对每年评选出的百位典型专题举办“模范工程”表彰颁奖晚会,给予每人5000元的奖励。涌现出“全国敬业奉献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杨衍忠和“中国好人”朱生莲、梁小明、黄小青等一大批新时期先进模范人物。
在生产生活中礼遇好人。在全省率先出台了《“模范工程”等先进人物和“身边好人”享受礼遇实施办法》,在就业创业、教育卫生、金融扶持、民政救济、交通出行、政治生活等方面给予优惠礼遇,开展好人免费观影等“用爱温暖爱”系列关爱活动。率先设立关爱好人基金——“红都爱之爱”公益基金,2015年吸纳单位、企业和爱心人士捐赠资金60余万元,用于帮助生活困难的先进模范。
在联动推介中宣传典型。市属各媒体联动推出“模范工程”先进典型,刊播先进典型“微故事”,组织专题报道。以模范为原型,拍摄了10余部微电影,其中《香樟树下》获第四届北京国际微电影节光年奖。以道德模范事迹为内容编印《瑞金好人》系列连环画并在村居社区宣传栏和道德模范墙展示,组织各行业模范成立“百姓宣讲团”赴各乡镇单位开展集中巡回宣讲。我市多种形式宣传发布身边好人的做法得到中宣部原副部长王世民同志的肯定和赞扬。
着眼于知行转化,丰富活动载体,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养成。我市积极探索,不断创新载体,发挥群众主体作用,把培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各种实践活动中。
精心策划志愿活动。2015年策划开展了“三关爱?五帮扶”、“凝聚微力量?圆梦微心愿”、“孝心暖夕阳”结对连心、“安全出行绿丝带行动”、“打造和谐城乡?共创宜居环境”等62个主题志愿服务活动。各志愿服务队结合岗位实际,推动志愿服务品牌化发展,以“构筑三网联络、开展三项服务、评选星级党员”为主要内容的党员志愿服务工作经验在中宣部、中国志愿者联合会等四家单位召开的“全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共产党员志愿服务现场交流会”上交流。“红色小导游”、“爱心传递图书义卖”、“未成年人阳光保护工程”等志愿服务项目成为知名品牌。
全民实施关爱行动。发动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力量,广泛开展物质、文化、心理等九大板块的关爱活动,实现全民公益、全民关爱。在全国首创“圆梦小屋”,组织志愿服务人员赴北京师范大学接受心理关爱培训,为256人次开展了心理关爱,帮助2106名市民实现微心愿。由市政协委员组成的爱心救助会2015年为35名特困学生捐赠救助资金7万元。市农信社开展“百福人生”助学行动,为100位孤儿、单亲家庭、家庭成员有重大疾病的学生提供捐资助学。按照“一个志愿工作人员、一套工作制度、一个“文明瑞金关爱驿站”标识、一个休息场所、一个饮水机、一个雨伞架(含雨伞)、一个医药箱(含药品)、一个应急充电器” 等“八个一”要求,在城区公共场所、交通岗亭、旅游景区、文明单位和窗口单位等场所设立54个“文明瑞金关爱驿站”,免费为户外工作者和市民提供休息场所、饮水、雨伞借用、应急充电等便民服务,从2015年8月以来共为市民提供各种服务8660人次。
积极开展节日活动。结合传统节日、纪念节日等,策划开展了“九九重阳·尊老为德”、“福进万家”义务书写春联和拍摄“全家福”、“欢乐闹元宵·趣味猜灯谜”、“我为家乡发展献良策”乡贤座谈会等“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在清明和革命烈士纪念日期间开展“全民公祭”活动;在“我们的节日”期间组织干部、群众、学生开展重温入党誓词、入团(队)宣誓、向国旗敬礼、网上祭英烈等系列活动。央视十套“我们的节日·清明”节目展示了我市清明节民俗,2015年央视七套“农民春晚”节目专题报道我市九堡镇密溪村的春节民俗。
着眼于凝聚合力,健全机制保障,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推进。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和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行动方案》,结合实际,制订健全了一系列的工作制度。
全面部署整体推进。先后出台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施意见》、《关于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施方案》等系列实施意见方案,对全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进行了周密部署。组织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和业务骨干到天津、浙江嘉兴、江苏张家港等地开展学习考察,借鉴先进城市工作经验,拓展思路,提升水平。
志愿服务形成体系。出台了《关于推进瑞金市学雷锋志愿服务制度化实施方案》,充分发挥志愿者协会统筹协调作用和志愿者服务中心的培训指导功能,以党员志愿服务为引领,组建文明瑞金志愿者联合会、红都义工联合会、红都巾帼志愿者联合会等256个志愿服务组织,把志愿服务的组织延伸到村居社区,进行了村级义工组织建设的有益探索,实名注册志愿者4万余人,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志愿服务工作格局。
诚信建设稳步推进。出台了《瑞金市诚信建设制度化实施方案》,文明办、工信局、法院、公安局等22家单位在全省率先签署了《“构建诚信 惩戒失信”合作备忘录》,推动建立信用信息机制、信用评价机制、信用褒扬和惩戒机制,净化社会信用环境,提高机关、企业、公共服务机构和社会公民的诚信意识。通过新闻媒体、微信平台、社会媒介立体发布诚信“红黑榜”,对失信行为形成有力震摄。
公益广告立体发布。出台《瑞金市进一步加强“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宣传实施方案》和《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户外广告经营管理实施意见》,为公益广告宣传在政策、财政、物质上给予扶持和保障,形成商业养公益的发展模式。市文明委领导多次主持召开协调会议,理顺高炮、建筑围挡、公交站台、广告牌、电子显示屏、社区庭院等媒介的管理职能,明确职责任务,做到公益广告宣传、好人榜发布、“遵德守礼”提示牌设置无盲点。长期开展“魅力瑞金?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征集评选活动,收到具有瑞金元素的原创作品1260件,在媒体媒介、重大活动、公共场合、关键节点常态化发布运用。
人员经费保障有力。整合各单位资源和社会力量,打造了综合服务中心——瑞金市社区服务中心。在各地普遍压缩编制的情况下,我市核定编制3人,成立了瑞金市志愿者培训中心,作为文明办下设股级机构。财政每年安排50多万元补贴党员干部开展读书活动,志愿服务、帮扶礼遇好人基金工作经费列入财政专项预算,瑞金文明网、主题广场(街道等)建设等重大工作列入财政专项采购。2015年市财政投入经费520万元,确保了工作顺利开展。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