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市场和政府的有效配合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仅从字面上看,容易认为这是一种政府行为,是政府要加大对市场的干预。这种理解和认识并不科学。不错,完成这五项任务,特别是去产能、去库存,离不开政府的作为。但政府的这种作为,是在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基础上进行的,是与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向一致的。试想,如果政府不出手,完全由市场自发调节供求关系,会有许多产能严重过剩的企业破产倒闭,大量工人失业,产生严重社会问题。如果政府不作为,任由假冒伪劣商品泛滥,不仅人民生活质量受到影响,国人也将会更大规模地涌向国外市场,这也会导致国内市场萎缩、大量企业破产倒闭、更多职工失业。现在,在供求结构性失衡的情况下,需要发挥政府弥补市场不足和支持市场功能的作用。政府的作用是正面的,又是与市场调节作用相结合的。
从实际情况看,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一环,投资结构性改革需要有关企业按照市场需求变化组织有效投资,从而提供有效供给。同样,出口结构性改革也需要外贸企业根据国外市场需求变化组织货源,依然是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政府的作用是弥补市场功能的不足,稳定市场和社会秩序,促进企业和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钢铁和煤炭等困难行业去过剩产能,会有大量职工下岗。如果完全靠市场调节,这些职工必然面临完全失业的境地。我国政府并没有坐视不管,中央财政要安排1000亿元专项奖补资金,重点用于职工分流安置。这种政府作为显然是为了弥补市场功能的不足。如果把这视作政府干预,那显然是有利于减少市场混乱、有利于企业发展、有利于减少失业的正当干预,是为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必要干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势正在于既能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又能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作者为北京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学术顾问)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