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庭华:老子及《道德经》的影响(3)

摘要: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和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构成了中华文化的基础和核心,它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基因。老子的思想,不仅对中国古代哲学、政治、军事、宗教、医学、养生、气功和武术等产生了广泛、深刻的影响。而且,可以说,道家思想作为中华文化的基因,已经渗透到了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至今影响着中国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生死观等各种思想文化观念。

我们知道,庄子认为死是很自然的事。大家知道,庄子的老婆死了以后,他很高兴,他的学生都不理解。他高兴到什么程度呢?他拿个棍子敲家里洗脸的脸盆,边敲边唱歌,他的学生感到很奇怪。庄子说,高山为主人为客,人来到世上就像做客似的,很快就会过去,回归大自然,我们不要悲伤。有一天我走了以后,你们这些学生也应该给我敲锣打鼓。然后,他的学生就说了,你是我们的老师,一朝为师,终身为父,要给你厚葬。庄子就反对,他说,那怎么行呢?你用个草芥把我包着,丢到山上去就行了。学生说,这样天上的飞鸟就会吃了你,无论如何要埋到地下去。庄子说,埋到地下不是亏待了天上飞的老鹰和乌鸦吗?你就专门照顾了地上的小虫子吗?这样就很不公平。通过这个故事,庄子这个人可见一斑,他对死非常坦然、坦荡,这是道家的生死观。

我们再来看看老子思想对中国近现代有什么影响。举例来说,中国共产党人与老子思想有着重要的历史渊源,特别是中国共产党“后发制人”的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是来源于老子“不为天下先”的三宝(慈、俭、不为天下先)思想之一。不为天下先:从军事上讲是不先发制人,以防御为主,待机而动,即以退为进,后发制人。从社会政治、人事层面讲,则为“处后”——不当头,不去争第一、当龙头老大。老子认为,这是实现“柔弱胜刚强”思想的一个重要战略策略。由于它揭示了事物的对立统一、互相转化的发展规律,所以,它给弱小者战胜强大者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和精神支柱。

1945年4月,毛泽东在回答八路军、新四军之所以能够胜利粉碎国民党顽固派制造的三次反共军事摩擦的经验时,曾风趣地说:首先要感谢老子,第一条出自《老子》不为天下先,后发制人,不先发制人。第二条出自《左传》退避三舍,你打边区,我先退,一舍三十里。第三条出自《礼记》“来而不往非礼也!”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将后发制人确定为保卫祖国安全,巩固国防的积极防御军事战略方针的首要原则。可以说,后发制人的战争指导思想,贯穿于毛泽东领导中国革命战争和新中国成立后反侵略作战的整个历史过程。

为什么毛泽东对老子“不为天下先”——以退为进,后发制人军事思想如此推崇?我认为,最关键的是老子的“不为天下先”——以退为进,后发制人的军事思想,揭示了弱军战胜强军的普遍规律。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曾列举了中国战争史上许多有名战例加以论证,如楚汉成皋之战、袁曹官渡之战、吴魏赤壁之战等等有名大战,“都是双方强弱不同,弱者先让一步,后发制人,因而战胜的”(《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204页)。——这也是毛泽东积极防御战略方针的本质体现和核心内容!正因为在相当长时间里,弱小的人民军队如何战胜强大的敌人,是中国共产党及其人民军队面临的最为迫切的生死存亡问题。所以,毛泽东在指导人民军队进行革命战争时,用马列主义观点科学地汲取了老子“不为天下先”、“柔弱胜刚强”的哲学思想,提出了后发制人的积极防御军事战略方针。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的中印反击作战、珍宝岛反击作战,都是诱敌深入,我们战略上不打第一枪,后发制人。后发制人有什么好处?第一,师出有名,可以增进民心。第二,有时间观察敌人的部署,你来进攻,我退了三十里、五十里、一百里,但是对敌方的军事部署我了解得很清楚,我有时间收集情报。第三,可以动员群众,动员老百姓,敌人来打我们了,我们进行部署。这是老子思想对中国共产党人的影响。

责任编辑:潘攀校对:叶其英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