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力:五大发展理念的源和流(2)

孙力:五大发展理念的源和流(2)

开放发展的实践根基寓于人类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之中。现代社会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开放。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新科技成果的传播和运用,以及发展的经验举措的借鉴,如此等等,都需要建立在开放的基础上。社会主义的实践也很清楚地证明,如果不开放,社会主义是很难推进现代化的。中国共产党的贡献不仅在于认识到开放发展的客观规律性,更在于将其成功地付诸实践,即能够在两种制度的对立中、不同文化的交锋交融交流中、不同发展模式的竞争中坚持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归根到底,理论是靠实践支撑的,中国共产党成功的开放实践,使开放发展的理念得到升华,丰富了社会主义的理论宝库并使之具有更加鲜明的时代内涵。

共享是人类社会长期以来对美好社会追求的核心内容。科学社会主义诞生以后,才在揭示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阐述清楚了为什么缺少共享以及怎样才能够实现共享。因此,共享发展是地地道道的社会主义原则,是社会主义核心的价值追求和辨别真假社会主义的试金石。

共享发展是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升华。马克思、恩格斯比较注重从平等的角度阐述社会主义的这一原则。他们认为:“平等义务对我们来说,是对资产阶级平等权利的一个特别重要的补充,而且使平等权利失去地道的资产阶级的含义。”强调“平等,作为共产主义的基础,是共产主义的政治的论据”。同时,经典作家也论述了真正平等的实现需要长期的奋斗过程:“从按劳分配到按需分配是从形式上的平等转到事实上的平等”,但按需分配只有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才能够实现,即:“迫使人们奴隶般地服从分工的情形已经消灭,从而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也随之消灭后,个人的劳动不再是谋生的手段,而成为人们的第一需要,全面发展生产力,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充分涌流,社会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按需分配’。”

共享发展理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科学社会主义平等思想的当代弘扬,第一次从本质的角度用共同富裕来规定社会主义的属性,将它同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并列,作为社会主义的两大根本支撑。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将共享发展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时,明确阐述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五大发展理念共同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共享发展置于最后,是从发展的最终结果即它所产生的社会效应来保证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即无论社会主义运用多少方法手段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创造了多少社会财富,但最终要通过对社会财富的共享体现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

共享发展在当代有强大的现实需求,这尤其体现在对现代化以来社会发展中不断扩大的贫富两极分化的反思和校正。从全球看,尽管当代人类已经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巨大财富,但全球40%的穷人只能分享3%的财富。美国是全球经济最发达的国家,2013年却有超过14.5%的人口(约4500万)生活在贫困线下。近10年来,最富有的每个人的收入增长了80%以上,而其他所有人的收入仅增长6%,2013年贫富收入差距几乎达到过去80年中的最高值。两极分化既是过去的挑战,也是今天的挑战。

中国共产党的成功实践,在于开拓了共享发展的时代新路。由计划经济下的平等追求,到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共享,特别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前提下的共享实现,对社会主义是一个时代的巨大挑战。放弃市场这一资源配置最有效的方式,社会主义将无法创造比资本主义强大的生产力;然而运用市场,则会提出是否重蹈资本主义两极分化覆辙的问题。坚持共享发展的理念,不仅是对社会主义理想的坚守,也是在开拓社会主义的新路。在利用市场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防止两极分化,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内容。十八届三中全会在阐述使巿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同时,强调了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如同是在对市场经济进行灭活处理,消除其负效应乃至毒性,使其与社会主义相适应。尽管这一进程充满挑战和风险,但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国际社会普遍承认的中国扶贫取得的巨大成就。在政策举措上,例如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公共服务的提升、脱贫攻坚的实施、教育的发展尤其是教育公平的发展,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等,特别是应对了市场失灵的挑战,大大超越了传统社会主义通过计划分配实现共享的模式,正在走出社会主义共享的新路。

(作者: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上海校区教授)

责任编辑:佘小莉校对:郭浩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