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地历史地看待列宁和十月革命(3)

辩证地历史地看待列宁和十月革命(3)

尽管当今俄罗斯社会对列宁和十月革命甚至对斯大林的正面评价在上升,但并不等于历史定论已经作出。随着历史档案的公开、历史研究的深化,近年来,有关“真实的列宁”“真实的十月革命”的报道越来越多。除了肯定列宁和十月革命历史地位的正面成果之外,也有一些与原来说法不一样的史料披露出来。比如,有研究证实,苏维埃政权初期,的确实行过“红色恐怖”,存在粗暴地对待农民的现象,而将几十万学者、科学家驱逐出境的事实也早已得到证实。此外,还在苏联解体前就开始被媒体曝光的枪杀沙皇全家的证据,以及镇压喀琅施塔得水兵叛乱的史料,等等。

这种情况在今年初的媒体报道中十分突出地反映出来。今年1月,普京总统在参加人民阵线地区论坛时,对如何看待列宁和苏联历史的提问所作出的回答,引起了俄罗斯一些媒体以及中国媒体的关注。有的文章以“普京拿列宁开刀”“普京再度批评列宁”为题,大肆渲染普京对列宁、对苏共的否定。对此,笔者有如下看法:

第一,辩证、历史地看待列宁和十月革命。十月革命胜利之初,苏维埃政权面临帝国主义围剿和国内反革命进攻的危难局面。在这个生死存亡的关键时期,以列宁为主要领导人的布尔什维克党采取了一些严酷的斗争策略和手段。对此,列宁自己也有反思,他不止一次地承认,苏联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没有任何经验可以作为参照,错误不可避免:“我们一分钟也没有忘记,我们过去和现在确实有很多的失利和错误。在缔造前所未有的新型国家制度这种全世界历史上新的事业中,难道能没有失利和错误吗?我们一定要百折不挠地努力纠正这些失利和错误,改变我们对苏维埃原则的实际运用远未达到尽善尽美的状况。”(《列宁选集》第4卷第566页,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连列宁本人都承认,苏维埃政权的错误在所难免,今天的媒体更应尊重事实。同时,也不能忘记,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在帝国主义的废墟上,建设起一个崭新的社会主义国家,并取得了辉煌的建设成就,这是一项具有开创性的伟大事业。既肯定其成就,也看到其错误,把历史人物和事件放到当时的国内外环境下,全面审视,辩证、历史地分析,才是历史研究应有的正确态度。

第二,对历史人物不能求全责备。不以现代人的思想、观念来苛求历史人物, 而是从历史人物所处的时代和环境,及其发挥作用的历史背景出发,来看待和评价他们。这也是评价列宁及其活动的一个基本原则。列宁是俄国历史上的杰出政治家,我们将其视为伟人,但不能要求其做“完人”。正如一位俄共党员所写的那样,在世界历史上,有两场革命被称为“伟大的革命”,这就是法国大革命和俄国十月革命。如果把两场革命做具体比较,可以看到,法国大革命也伴随着恐怖、内战、经济生活混乱、饥荒,还有后来的拿破仑战争。但法国历史学家仍将其称为大革命,并为法国和全世界所认同。当时和后来有许多人,甚至法国自由派历史学家都为雅各宾派的恐怖政策辩护,认为它在反对外国干涉的斗争中保卫了法国。至于拿破仑,他虽开启了胜利,却以失败告终,并导致法国被占领,但他仍被视为一个伟大的政治家和军事指挥家,并没有人把那些无法估量的损失作为罪责加到他的头上。尽管作者是在借拿破仑来阐述对斯大林及其领导的卫国战争的态度,但是这段分析无疑对正确认识和评价列宁与十月革命也很有帮助。

第三,客观看待“普京评列宁”的出发点。普京不是历史学家,用他自己的话说,历史“这是历史学专家的事”。而作为一位政治家,普京对历史问题的表态常常与俄罗斯所面临的国内外局势相联系。在评价列宁与苏联解体关系时,他强调,“列宁提出,加入未来的统一的联盟国家应以‘作为平等成员有权退出联盟’为基础。这恰恰成了我们国家大厦地下埋藏的一颗炸弹”。他还对苏维埃政权初期,列宁的“思想统一”做法加以指责。这些言论,要结合今日俄罗斯所面临的问题来考量。乌克兰危机以来,由于受到西方制裁,国际油价大跌,俄罗斯经济受困,加上与土耳其的冲突,俄内政外交都面临十分复杂的局面。国家的安定与统一成为一个重要问题。在此情况下,普京的“定时炸弹”说法,更多地还是要表达维护俄罗斯国家统一的现实主义态度。这一观点在今年4月7日普京参加圣彼得堡“真理和正义”地方媒体论坛时也有体现:普京指出,爱国主义和俄罗斯民族认同感在当今俄罗斯十分重要。

从更长远的眼光来看,作为影响俄罗斯进程的一位最重要的政治家,并且已被写入俄罗斯历史的列宁,其言论与活动与当时的国内外环境密切相关。列宁去世90多年后,作为当代俄罗斯最重要的政治家,普京对列宁的评论,其出发点在很大程度上也与其所面临的现实相关。无论是“当事人”还是“评论者”,两个人物各自有其历史环境和现实约束,我们应具体地、历史地加以理解和分析。

十月革命的胜利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为世界各国无产阶级革命、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开辟了胜利前进的道路。列宁主义不仅指导苏联的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也鼓舞和推动了全世界一切被压迫阶级、被压迫民族争取解放的斗争,在半个多世纪中得到社会主义国家和各国共产党的承认。今天,尽管时代和国际环境已经发生变化,但是列宁和他的理论主张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列宁主义仍将是引领世界社会主义前进的一面伟大旗帜。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只是世界社会主义道路探索过程中的曲折,并不说明世界社会主义事业前景渺茫。同样,列宁像在一些地方倒塌了,列宁所开创的社会主义事业仍在继续。真正的共产党人将始终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伟大旗帜,克服各种困难,汲取历史经验教训,完善自身,不断推动共产主义事业前进。

(执笔:李燕)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