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过剩产能避免经济“硬着陆”(2)

去过剩产能避免经济“硬着陆”(2)

值得注意的是,去过剩产能并不仅仅意味着淘汰落后产能那么简单,而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我国目前所面临的产能过剩问题除了自身长期的大规模固定资产投资所累积的巨大生产能力外,很大一部分原因还在于外需的萎缩和内需潜力的未充分挖掘。另外,当前中国的闲置产能除了集中在传统的高能耗、高污染行业外,还有很大一部分属于技术密集型和附加值率较高的行业,如电子设备、专用钢板等。如果将去过剩产能和淘汰落后产能混为一谈,将大大偏离预期的政策效果。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背景下,首要任务是严格控制新增产能,尤其是在政府财政资金投放方面要尽量避免产能重复建设,积极推动简政放权,增强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主体地位。在严格控制流量产能基础上,合理调控存量产能,通过淘汰落后产能、推动企业兼并重组、引导新旧产能转换等多措并举,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产能过剩这个历史“顽疾”。

我们认为,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在避免“硬着陆”的过程中要妥善处理好去过剩产能这一问题,需注重五点:第一,在继续深化“一带一路”战略进程中加大与沿线国家的产业交流与合作,充分实现中国与这些国家的优势互补,进一步激发各国的市场潜能。第二,进一步扩大内需,吸收部分过剩产能。在外需不振的背景下,对于拥有超过13亿人口的中国而言,通过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实现公共设施均等化、激发民间资本活力和增强居民消费能力来扩大国内市场的有效需求,对于吸收部分过剩产能将产生极佳的政策效果。第三,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促进产品价值链向纵深延伸。努力提高产品附加值,鼓励自主创新和高科技开发,改变以往通过单一的代工生产、基础加工等替代性较强的方式促进外贸增长的局面,增强中国制造的不可替代性和技术含量。第四,着重品牌建设,着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国际化品牌建设是企业取胜的王道,我国企业必须在充分了解所处区域消费者需求的基础上,设计差异化的品牌战略,灵活运用多样化的策略和手段,加强品牌营销。第五,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打好国企提质调量攻坚战。大力提高国有企业的市场活力,理直气壮地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

(陈继勇:武汉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教授;王保双: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生)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